
文章一覽
Articles
政府連續多年打房,首購族依然買不起?胡偉良:房市產生顯著變化,問題是……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央行的政策動機是否合理?政策效果是否達標? 僅靠信用管制打房可能加劇市場扭曲,長期需搭配供給面改革 僅靠信用管制打房可能加劇市場扭曲,長期需搭配供給面改革。/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政府多年來一連串的打房之下,房市確實產生了顯著的變化,央行希望達到房市軟著陸,但其成效與合理性如何?打房政策有什麼潛在問題與爭議?胡偉良從總體經濟、金融市

讓民眾買得起房不是靠打房!胡偉良:「這關鍵問題」才是房價高漲主因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供給長期不足是當前房價走高的主因。 結構問題不解決,形成「愈打愈缺、愈缺愈貴」惡性循環 結構問題不解決,形成「愈打愈缺、愈缺愈貴」惡性循環。/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當前台灣房價居高不下,政府持續以「打炒房」為名祭出各種限制政策,從限貸、限購、限售,到強化囤房稅與建商信貸控管,似乎希望透過行政力道「壓低房價」,讓民眾能買得起房。然而,

台灣打房愈打愈漲?專家胡偉良為當前房價過高獻良策:4大分析、3大解方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打房政策無法解決供給短缺的結構性矛盾。 胡偉良:打房政策無法解決供給短缺的結構性矛盾 胡偉良:打房政策無法解決供給短缺的結構性矛盾。/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台灣房市問題的本質是「供給短缺下的成本推動型通膨」,品嘉建設胡偉良主張的「擴大供給」路線是唯一解方。若未來3年能使「住宅使照量提升至每年15萬戶以上」+營建成本年增率壓至<3%」

央行「無差別打房」引發台灣「3大房市亂象」?胡偉良:政策應先考慮「這點」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北中南房市:該打的沒打到,不該打的全打倒。 胡偉良觀點:打房政策應考慮區域差異 胡偉良觀點:打房政策應考慮區域差異。/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台灣房市近年在高房價、高利率與政策干預下呈現分化發展。尤其自2024年起,央行陸續實施限貸成數調降、選擇性信用管制、貸款集中度限縮等措施,初衷為壓抑炒作、穩定金融秩序,然而這些「一體適用」的政策

再多限貸限購都是杯水車薪?胡偉良:房價愈打愈漲,背後「2大結構問題」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愈打愈漲的房價,揭露政府治標不治本的真相。 房價不跌,反而愈打愈漲,是制度錯置與政策方向失衡所造成的結果 房價不跌,反而愈打愈漲,是制度錯置與政策方向失衡所造成的結果。/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臺灣的房價問題,已不是一天兩天的現象。然而,近年來政府屢屢「打房」,從限貸、實價登錄、重稅、禁轉約到預售屋管制,每一次聲勢浩大,每一次標榜居住

為何新加坡住宅政策值得台灣學習?胡偉良:「這4點」撐起人民安居夢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從國際住宅政策對照,看見台灣房市的落後與希望。 胡偉良觀點:住宅不只是供居住,更是國力的反映 胡偉良觀點:住宅不只是供居住,更是國力的反映。/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過去30年間,全球主要國家在住宅政策上的進展可謂日新月異,其中以新加坡最具代表性。在寸土寸金的島國中,新加坡政府沒有選擇「放任市場主導」,而是積極設計完整住宅制度,藉由專

房產保值不在盲目追高,在「這關鍵」!胡偉良依6大評估指標一次解析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買房保值的關鍵:地段、土地持分、建築品質、社區管理、市場供需與未來潛力,缺一不可 買房保值的關鍵:地段、土地持分、建築品質、社區管理、市場供需與未來潛力,缺一不可。/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在高房價時代,買房已不只是居住選擇,更是關乎資產配置與財富保值的重要決策。房地產不像股票般可即時買賣,因此「抗跌、穩定、長期升值」成為購屋人最在意的標

台灣爛尾樓越來越多,房價為何依舊居高不下?胡偉良曝3大關鍵原因,難怪房價難下跌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胡偉良表示,政府若沒有改善房市相關政策,未來的房市將從「冷」轉為「凍結」,產生社會與金融層面雙重風險 胡偉良表示,政府若沒有改善房市相關政策,未來的房市將從「冷」轉為「凍結」,產生社會與金融層面雙重風險。( 圖 / 資料圖取自freepik ) 當前台灣房市面臨罕見的多重壓力:民眾信心下滑、買氣急凍、建商觀望、案場停擺,甚至浮現「爛尾樓」蔓延的警訊

胡偉良:台灣當前房地產的高房價根源及解決策略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房市示意圖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台灣房地產市場長期面臨高房價、空屋率居高不下、炒作盛行等問題,對居住正義與社會公平造成嚴重挑戰。本文將探討當前房市的主要病灶,並提出具體解決方案,期望為政策制定與社會討論提供參考。 一、台灣房地產的主要病灶 1\. 高房價與所得脫鉤 台灣房價持續上漲,特別是在台北市等都會區,房價與所得比(Price-to

台灣房市交易量下滑,房價為何降不下來?胡偉良曝關鍵原因,難怪年輕人買不起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胡偉良認為,政府若持續執迷於打房,只會讓購屋族更加無助、建商與勞工更疲弱、整體市場更扭曲 胡偉良認為,政府若持續執迷於打房,只會讓購屋族更加無助、建商與勞工更疲弱、整體市場更扭曲。 ( 圖 / 資料圖取自freepik ) 近年來,央行與相關部會接連推出一波又一波的「打房」政策,從限貸,到重稅與查稅,不遺餘力。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房市的交易量確實萎縮了,

胡偉良:錯誤的金融緊箍咒,正在扼殺台灣城市再生機會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近年來,政府口口聲聲喊著要推動都市更新、加速危老重建,為國人打造更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然而,事實卻是:在實務現場,眾多開發案卡關,推動困難重重,最大的阻礙之一,竟來自央行對銀行實施的「集中度管制」。 這項原意為防範金融風險的措施,卻在現行政策與產業現況下,演變成實質扼殺都更與危老的無形手銬。如今,若政府再不改弦

「銀行集中度管制」嚴重扼殺房市?胡偉良:政府須立即檢討3點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打房不是壓抑市場,而是要解決結構問題。 胡偉良談集中度管制的錯誤政策邏輯 胡偉良談集中度管制的錯誤政策邏輯。/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當前政府為壓抑房價,祭出各式打房措施,從限貸、選擇性信用管制,到建商餘屋稅、囤房稅等政策,一波接一波。然而,房價並未因此有效回落,民眾購屋壓力依舊沉重,住宅供給反而更加萎縮。究其根本,是政府治標不治本,

輝達總部進駐北士科,將對台灣經濟與台北房市產生哪些影響?胡偉良解析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隨著更多國際企業進駐,台灣有望成為亞洲科技產業的重要樞紐。 黃仁勳宣布輝達總部將進駐北士科 黃仁勳宣布輝達總部將進駐北士科/圖片來源:蘇義傑攝 輝達(NVIDIA)黃仁勳於2025年5月正式宣布,將在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設立台灣總部,並與鴻海集團及台灣政府合作建置AI超級電腦。這項投資不僅強化台灣在全球AI產業的地位,也對台灣經濟及

未來「新屋房價」會下跌嗎?胡偉良從5大關鍵 面向評估後市走勢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合規新屋」的市場,房價是否真的會下修? 未來「新屋房價」會下跌嗎?胡偉良分析大幅下修可能性極低 未來「新屋房價」會下跌嗎?胡偉良分析大幅下修可能性極低。(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近來,市場上不乏「房價會不會跌?」的討論聲音。尤其在政府多項打炒房措施持續不斷、限貸政策逐步收緊、加上少子化趨勢與民眾購屋能力下滑,讓不少人期待房價出現修

台幣升值過快,台灣房市何時才會崩盤?胡偉良列6點分析:否則房價難下跌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川普關稅、台幣升值太快、出口連三季衰退,台灣房市還有機會下跌嗎 川普關稅、台幣升值太快、出口連三季衰退,台灣房市還有機會下跌嗎?(資料照/洪煜勛攝) 2025年,台灣房市正面臨近十年來最複雜的結構性挑戰。一連串黑天鵝事件——美國對台課徵重關稅、台幣升值過快、出口連三季衰退、內需疲弱、房貸限縮、就業前景不確定、央行利率在高檔盤旋——形成交互作用,重擊

台幣升值誰最慘?建商、購屋族、還是你?胡偉良點出2025房市黑天鵝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台幣升值誰最慘?建商、購屋族、還是你?胡偉良點出2025房市黑天鵝 ( 圖 / 資料圖取自freepik ) 2025年第一季,台幣強勢升值成為財經媒體熱議焦點,不僅匯價短期衝破30元大關,市場上更浮現「升值將重構房市結構」的深層擔憂。升值原本是資金看好台灣的象徵,但放在當前出口放緩、房貸緊縮、內需不足的總體環境下,卻可能成為壓垮房市信心的最後一根

房價快撐不住了?2025房市大變盤 胡偉良告訴你真相
文/胡偉良 2025年第二季,房市進入罕見的「表面穩定、內部動盪」狀態。儘管房價在統計數據中仍維持高原震盪,但實價登錄的成交價、議價空間、轉售行情與市場氛圍早已透露出一個訊號:房價,正逐漸撐不住了。 表面上房市並未崩盤,然而成交量連續萎縮、預售轉讓潮增溫、資金信心疲弱,種種跡象指向一件事——台灣房市正進入「大變盤」階段。這不只是價格的變動,更是結構、信心與政策方向的全方位調整。 房價快撐

胡偉良的房市觀察:台幣升值對房地產市場及一般民眾的可能影響?
胡偉良的房市觀察:台幣升值對房地產市場及一般民眾的可能影響? 新台幣升值對台灣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具有間接性和遞延性,並非立即或直接導致房價波動。以下是主要觀察與分析: 📈 台幣升值與房市的連動性 1\. 股市先行效應專家指出,台幣升值通常先帶動股市上揚,房市則因為特性不同,反應較慢且間接。例如,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匯率與股市連動性強,資金流向變化恐間接影響房市買

台灣少子化、老屋多,未來5年房市怎麼走?胡偉良分析5點解答:這2種房子房價下跌
文: 胡偉良 隨著全球經濟局勢變化、人口結構轉型、政策環境調整,未來五年的房地產市場,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轉變 隨著全球經濟局勢變化、人口結構轉型、政策環境調整,未來五年的房地產市場,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轉變。(資料照/洪煜勛攝) 隨著全球經濟局勢變化、人口結構轉型、政策環境調整,未來五年的房地產市場,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轉變。無論是資金面、需求面,還是政策調控,皆將深刻影響房市的

川普關稅戰讓台幣升值,房市有機會撿便宜嗎?胡偉良分析未來走向,房價恐不跌反增
文: 胡偉良 川普關稅戰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以及匯率升值雙重打擊,房市未來有機會下跌嗎 川普關稅戰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以及匯率升值雙重打擊,房市未來有機會下跌嗎?(資料照/洪煜勛攝) 2025年,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其「美國優先」政策再度發酵,並迅速波及台灣。近期貿易談判傳出三大要求:半導體產業赴美加碼投資、擴大採購美國能源產品,以及台幣升值。這場談判看似針對貿易失衡,實則對台

台灣房價如果下跌30%會怎樣?胡偉良分析5大房市走向:跌了也不一定買得起
文: 胡偉良 台灣房價如果下跌30%會怎樣 台灣房價如果下跌30%會怎樣?(資料照/柯承惠攝) 近期有某建商以錯置定錨方式宣稱旗下建案「讓利」3成,他們的做法是拿他們江翠重劃區的建案去和新板特區毫宅做對比,之後再用7折房價的「讓利話術」去吸引潛在客戶,很多還沒買房或買不起房的,初期可能會覺得高興,認為市場的房價下跌了,自己有機會可以買房了,但假若台灣的房價真的下跌3成,會發生什麼樣的狀

現在該買房嗎?面對房市動盪,胡偉良給民眾的五大購屋建議
現在該買房嗎?面對房市動盪,胡偉良給民眾的五大購屋建議 當前台灣房市正處於敏感的轉折點:房價處於高檔,交易量明顯下滑,政府對建商與購屋族的限貸政策持續收緊,市場信心逐步下探,甚至開始出現「房市是否即將崩盤」的討論聲浪。在這樣不確定的時局下,民眾是否該進場買房?又該如何降低風險、保障自己的財務安全與生活品質? 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以其多年產業經驗,提出以下五大購屋建議,協助不同族群在當下

胡偉良:假若房價跌了,台灣會發生什麼事?
當許多人期盼房價下跌的同時,我們應該冷靜思考:如果房價真的跌了,台灣社會、經濟與都更政策,會因此變得更好嗎?答案恐怕不如想像。 一、不是所有人都會受惠 \- 自住者未必高興:已購屋家庭將面臨資產縮水、貸款高於市價等問題。 \- 高負債家庭風險升高:房價下跌將使許多高成數貸款者陷入「負資產」,影響銀行與金融市場穩定。 二、建築與都更產業將遭遇衝擊 \- 都更推動可能停滯:都更的前提

胡偉良:為什麼台灣急需都更?從高齡社會與住宅危機談起
根據近期的調查報告,全台高達 98% 的長者選擇在宅養老,但其中有 75% 居住在無 電梯的老舊住宅中。這樣的數據令人警覺,顯示出台灣住宅老化與結構不良的問題已到了無法再拖延的地步。特別是當高齡化浪潮來襲,老年人在缺乏無障礙設施與居住安全的環境中生活,無異於一場慢性危機。 都市更新不應再被視為建商圖利的工具,而是全民共同面對高齡化、災害風險與居住品質問題的解方。尤其在都市核心區域,許多屋齡超過四

胡偉良觀點:假如台灣房價下跌30%,會發生什麼事?
近期有某建商以錯置定錨方式宣稱旗下建案「讓利」3成,他們的做法一方面是拿他們江翠重劃區的建案去和新板特區毫宅做對比,之後再用7折房價的「讓利話術」去吸引潛在客戶,很多還沒買房或買不起房的,初期可能會覺得高興,認為市場的房價下跌了,自己有機會可以買房了,其實等房價真的跌3成,會發生下列狀況呢? 一、家庭資產蒸發,消費信心崩盤 台灣民眾的財富結構中,超過七成集中在不動產。一旦房價下跌30%,

【房市教育專欄】現在買房會不會太危險?胡偉良教你做對五件事,安心入場不踩雷
現在買房會不會太危險?胡偉良教你做對五件事,安心入場不踩雷 ⸻ 【房市教育專欄】 現在買房會不會太危險?胡偉良教你做對五件事,安心入場不踩雷 文/品嘉建設董事長 胡偉良 近來房市話題熱度不減,從「房價會跌嗎?」到「現在能不能買房?」,各種意見滿天飛。但對於真正需要一間「家」的你而言,比起預測市場漲跌,更需要的其實是一套務實又理性的購屋行動準則。 作為一位長年觀察市場的建設公司經營者,我想以

建商降價為何無人響應?媒體與市場早已識破話術行銷
今天早上,X山林建設在新板特區推出預售案「Y河帝景」,以「七折讓利」、「總讓利10億元」為行銷主軸,試圖引爆房市關注。然而,這場「聲稱為市場打開價格破口」的降價行動,卻意外遭到媒體與市場的冷處理,沒有像過去那樣引發跟風報導,也未見建商群起回應或市場出現顯著波動。究竟,這背後透露了什麼訊號? 答案其實非常清楚:市場與媒體都看穿了,這不是一場真正的讓利,而是精心設計的行銷操作。 所謂「七折讓

都更創新時代來臨 品嘉建設28日舉辦集團喬遷茶會及記者會
迎接「大都更時代」來臨,品嘉建設集團三月一日正式進駐「國泰中央商業大樓」十樓,定於三月二十八日舉行喬遷茶會及記者會,集團董事長胡偉良博士將親自對來賓及媒體介紹品嘉創新策略及創新伙伴,共同扭轉房市低迷之下,如何創造地主建商雙贏的「都更傳奇」。 品嘉建設集團 台北都更領航者 品嘉建設集團 台北都更領航者 台灣房市經去年九月央行「金龍海嘯」衝擊,銀行限縮信貸,有人預測房市「最冷春天」已經來臨

胡偉良︱政策打炒房變打房?高房價問題如何從根源解決
作者 胡偉良 政策打炒房讓房市局勢大變,外界也認為阻礙都更危老推動 政策打炒房讓房市局勢大變,外界也認為阻礙都更危老推動。(資料照) 2024年9月,央行在見到房價不斷飆升下,下了重手,祭出了堪稱史上最嚴苛的金融管制措施,瞬間房市局勢大變,除了交易量大跌外,房市也產生了變化。民眾對房市的預期轉向悲觀,買氣急凍,市場買家僅剩首購族,建商及民眾貸款不易,導致建商建屋態度轉為觀望及保守,

第七波信用管制下的亂局!胡偉良:房市當前的「冷」是不健康的反應
作者 胡偉良 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發布後,讓房地產市場短期內陷入一片觀望與混亂 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發布後,讓房地產市場短期內陷入一片觀望與混亂。圖為高處俯瞰台北市大樓林立,張婉約攝 編按:2024年9月,中央銀行行推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對購屋貸款進行重大調整,旨在抑制房價飆升並穩定金融體系。這項政策取消了房貸寬限期,並降低第二戶及以上的貸款成數,對投資型買方造成壓力。專家胡偉良從

房貸爆錢荒 ?胡偉良:「政府永遠有千百招」,打垮房地產,台灣將成為落後地區
房市示意圖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作者 胡偉良 前些日子,央行突如其來的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把整個房地產市場打的頭破血流、哀鴻遍野,瞬間扭轉整個市場的氛圍,造成房市急涷,也印證了一句話,「不要和政府對幹,政府永遠有千百招,必要時,絕對足以致你於死地。」 這一波的信用管制方案威力之大,已經勝過前六次管制措施的加總,說實話,如果政府政策不做修正,房地產的潰敗將很難避免,但是打垮
擬訂臺北市中山區榮星段六小段572地號等30筆土地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案,依法舉行自辦公聽會
公告:依「都市更新條例施行細則」第8條之規定,應邀請有關機關(都市更新處)、學者專家、當地居民代表(里長)及通知更新單元內之土地及合法建物所有權人、他項權利人、囑託限制登記機關及預告登記請求權人參加。 開會時間: 民國114年3月3日(星期一)下午14時整 開會地點: 臺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三段67號 (國立臺北大學民生校區教學大樓102教室) 下載文件:品嘉建設-臺北市中山區榮星段六小段都更案

嘉佳周報20250111-0117
仁來瘋 北士科房市有撐 https://pse.is/6yczqx 依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 申請重建有何獎勵措施? https://pse.is/6ykv4k 地震災害頻傳危老重建申請爆量 平均地權條例、中央銀行限貸令成最大推手 https://pse.is/6ykv6w 財經週報-國際市場展望 聚焦川普新政策走向 全球股市多元配置為宜 https://pse.is/6y

好房網/胡偉良看打房後2025年的房地產發展
文/胡偉良 2024年可以說是台灣房地產最吊詭的一年,房市買氣從極端景氣,迅速走向萎糜不振,宛如冰火二重天,在9月19日的第七波的金融信用管制之後,從天堂瞬間墜落下了凡塵,甚至是地獄。 若要問我,這樣的情況是好是壞? 2024年房市買氣從極端景氣,迅速走向萎糜不振。資料照/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2024年房市買氣從極端景氣,迅速走向萎糜不振 我要說政府的打房打過了頭,政府把房地

董事長的話 2024年檢討和流言蜚語澄清
董事長的話: 2024 年檢討和流言蜚語澄清 在品嘉日益壯大之後,在「樹大招風」下,不免引來了不少無端的批評和攻 擊,很多其實都是來自競爭對手和少數需索不成的消費者/地主,我們認為這是 正常現象,也不太以為意,但為避免以訛傳訛,我們也必須提出下述說明。 1,我們的品質 公司成立逾 35 年,迄今為止,不曾因「品質不佳」或「工程延宕」而遭人垢 病,甚至疫情期間亦然。 品嘉的建案

金龍風暴下的房巿危機:政府打房打對了嗎?胡偉良憂打垮房地產後果
文/胡偉良 央行突如其來的第7波信用管制措施,把房地產市場打得哀鴻遍野 央行突如其來的第7波信用管制措施,把房地產市場打得哀鴻遍野。/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前些日子,央行突如其來的第7波信用管制措施,把整個房地產市場打得頭破血流、哀鴻遍野,瞬間扭轉了整個市場的氛圍,造成房市急涷,也印證了一句話:「不要和政府對幹,政府永遠有千百招,必要時,絕對足以致你於死地。」這一波的信

好房網/胡偉良聊都更:都更的釘子戶問題如何解?當釘子戶可以拿更多嗎?
文/胡偉良 在都更改建後,原地主雖未必能分回原室內坪數,但改建後價值通常可增值1倍甚至以上,但釘子戶不滿意還想多要,結果被切掉了,等後來發現自己的土地被劃出都更區域外,他們見勢不妙,希望依原條件,甚至再略為減碼重新加入,但建商已經不願意了,因為除了設計重做之外,流程要重跑,沒有人會願意的,所以都更流程一啓動,就很難再重來的。 碰上釘子戶怎麼辦? 法律上有何種方式可以加以排除? 根據 201

嘉佳周報20241214-1221
12/14-12/21 明年亮點工作 AI、ESG上榜 https://pse.is/6twymx 文湖國小商圈 潛力十足 https://pse.is/6twvaj 長照整合 12部醫設14家住宿機構 https://pse.is/6twu3w 金龍風暴下的房巿危機:政府打房打對了嗎?胡偉良憂打垮房地產後果 https://pse.is/6udgmm 降息影響 高力國際:2

好房網/胡偉良聊都更改建:是不是找愈多的廠商來競爭比價 可以分回較多?
文/胡偉良 都會區的老屋、老人現象 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國屋齡50年以上的房子高達110萬戶,其中前3名為台北市(14.5萬戶)、高雄市(13.5 萬戶)、新北市(12.5 萬戶)。屋齡 40 年以上到 50 年的房子,又以台北市、新北市最多。其中台北市有 34%的房子屋齡在 40 年以上,達 31 萬多戶;而新北市則有 25%的房子屋齡超過 40 年,有 43 萬多戶。顯見台灣的房子有夠老。

北市大安區危老都更新熱點!「清粥小菜一條街」市容將大改變房價攀更高
記者 劉彥萱 / 攝影 黃冠瑋 報導 台北市復興南路二段,在1970、1980年代以「清粥小菜一條街」聞名,不過隨著時代變遷,年輕人口味改變,宵夜文化越來越豐富,現在整條路只剩兩間清粥小菜在營業。其中知名清粥小菜「小李子」預計在明年4、5月拆除,規畫為地上17樓、地下5層的住宅大樓。房仲專家分析,目前大安區中古屋單坪售價80到100萬元,未來都更後房價有機會翻倍,落在單坪180到200萬元。

嘉佳周報20241102-1108
都更條例修正 雙北5465棟建物適用 https://pse.is/6mvm7p 雙北一堆老房子 為何不都更?專家揭4大殘酷阻礙:很難 https://pse.is/6mvmbw 台灣168關鍵數字 https://pse.is/6mzbhz 台灣2050要邁向淨零排放 六壽險綠能投資逾437億 https://pse.is/6mzd29 原本住公寓 不想搬到外縣市又需要電梯怎麼

好房網/大都更時代的民眾認知錯誤和迷失
文/胡偉良 近期都更改建蔚為風潮,尤其房價較高的地區,幾乎所有的老房子都陷入都更狂熱(fever)之中。從一片改建風潮當中,我們也看到一些都更認知迷失若不打破,fever過了,一切回復原狀,老屋變得愈老,人老屋老依舊,都會區中同時夾雜著宏偉大樓與寙劣老屋併存的突兀景像,猶如天堂與地獄,而其間差異僅在地主的「一念之間」。 大家害怕越早簽約越吃虧? 在都更整合過程中,會遇到這種不想先簽約

雙北一堆老房「怎不都更?」 專家曝4原因害的:超過想像
蕭意溎 不少老房遲遲等不到都更,對此專家解釋了 不少老房遲遲等不到都更,對此專家解釋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台灣隨處可見老屋,不僅外觀老舊,內部結構安全也可能有隱憂,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就指出,雙北一堆老房子不都更,有4大關鍵因素,包括房價波動大,還有民眾對都更錯誤認知,過度渲染都更好處等等,都讓都更計畫更加窒礙難行。 胡偉良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台

嘉佳周報20241026-1101
雙北新案 公設比35%內最暢銷 https://pse.is/6lwja9 放寬老舊建物認定標準 都更條例修法 三讀過關 https://pse.is/6lwk52 北市首創 防不動產詐騙 過戶前可透過手機掌握移轉動態 https://pse.is/6lwlhx 危老都更博覽會高雄場開幕 高雄20年大蛻變 都市更新跟著起飛 https://reurl.cc/qvldqD 財經週報

胡偉良︱大都更時代的新情勢!建商與地主關係生變 待價而估當心反被淘汰
文/胡偉良 現在都更市場不僅是地主在選建商,建商也同樣的在選擇地主 現在都更市場不僅是地主在選建商,建商也同樣的在選擇地主。(資料照) 地震頻率愈來愈高,地震風險正在增加,營建成本也在增加,現在不僅是地主在選建商,建商也同樣的在選擇地主,因此,在遇到優質的好建商時,老屋屋主地主有必要化被動為主動,積極的去回應和配合,因為優質建商選擇也多,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地主反而成了被「反淘汰」的對象

好房網/央行第七波下重手信用管制措施下的房地產市場
文/胡偉良 央行第七波下重手信用管制,堪稱迅雷,9/19央行在第三理監事會上迅速定調,9/20起開始實施, 一下子打的相關業昏頭轉向、頭冒金星、昏頭轉向, 除了新青安的購屋族群外, 建商、房仲業者、代銷業者、投機(資)客 ,無一倖免,紛紛中槍。其中一些無辜群體, 包括因繼承老家房子、但有買房需求者,以及確實需要換屋、 而名下已有房但無貸款者,都被波及,隨後也推出了補救措施, 但除了繼承族群已

愈晚簽約能拿更多?專家胡偉良:大都更時代重要的10大觀念
文/胡偉良 大都更時代應有的重要觀念 大都更時代應有的重要觀念/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大都更時代來臨,目前全台灣屋齡超過30年的宅屋數量已經逼近500萬戶大關,近幾年,屋齡老化現象更是嚴重。都更是國家建設的重要議題,攸關民生、城市建設、經濟發展,需要政府高層的關注,隨著時代的進化,城市老化現象日益嚴重,大多數的國家元首都體認到城市進化的重要性。 像日本的小泉內閣為了復甦經

嘉佳周報20241012-1018
是地主挑建商?還是建商挑地主?老屋重建前 要先看懂都更的成本架構 https://reurl.cc/DlpzZ5 政院射三箭 兆元活水注公建 https://pse.is/6jvx7q 落實居住正義 內政部祭三方案 https://pse.is/6jvvnp 2025年超高齡社會倒數 學者:台灣勞動力老化拉警報 https://pse.is/6jvwec 加速老屋更新 公股銀積極

好房網/限貸下的房巿危機 錢荒、都更改建問題要這樣解決?
文/胡偉良 台灣在1999年的921之後修改建築法規,除了提高房屋設計的地震係數外,施工細節也做了不少調整,之後,耐震相關法規才趨於完備,可以概略的說,屋齡25年就是防震宅的分水嶺。而當今25年以上住宅,占比達70%之多,也就是說這些老屋都需要改建才能具備真正的耐震能力,這也可以從921之後的幾次大地震中,很少有1999年之後依新法規設計施工完工的房子蒙受太大的災損得到明證。 台灣近年來

嘉佳周報20240927-1004
內政部:蓋淨零宅不影響造價 https://pse.is/6gws93 截至8月底 都更危老申報開工 衝3千件 https://pse.is/6gws9e 都更危老2027年落日 內政部:正研議後續方向 https://pse.is/6gwsnz 明年強制民間落實淨零建築恐推升房價 內政部回應了 https://pse.is/6gwugq 室內一坪換一坪?愈晚簽約拿愈多?胡偉良:

好房網/ 胡偉良聊都更 重要觀念一次講清楚
文/胡偉良 都更是國家建設的重要議題,攸關民生、城市建設、經濟發展,需要政府高層的關注 台灣的都更沒有戰略目標、上位計劃,只有居住安全,更缺乏城市發展計劃。而現存的都市計劃,只著眼於環境的承載力,並依此制定了管制性的規範,但是時代在變,早期的都市計劃規劃已經不合時宜,像少子化現象已使得學過剩、捷運的高度發展早就改變民眾的出行方式,亦即當初都市計畫承載力中的學校、交通環境規劃的考量早已不符實際。

好房網/ 胡偉良的房產故事 ─ 公司競爭優勢大公開
文/胡偉良 不多久以前我還被定位為「房產專家」,我的文章廣泛的流傳在各大媒體版面。但是近期我又被稱呼為「房產大咖」,因為我經營的企業已經成為台北市都更案量最多的品牌建商。短短的一年半內,我們整合了超過50個以上的都更改建案,總銷售量也超過2000億。 我大學念的是土木工程,和建築聽起來似乎差不多,但其實截然不同,土木工程著重工程技術的學習,而建築則偏重房屋的知識和美學素養的培育。 一

嘉佳周報20240907-0913
五件財經大事搶先看 https://pse.is/6ehat7 大南方論壇 聚焦產業轉型淨零碳排 https://pse.is/6eh9xq 擴增電源 產業園區廣設太陽光電 https://pse.is/6ekt27 碳費徵收對物價影響不明顯 不會造成綠色通膨 https://pse.is/6ektmd 危老都更房貸免計不動產放款規範?凌忠嫄正向看待 https://pse.is

房市熱爆!行庫放貸達28%逼近紅線 楊金龍出手邀「喝咖啡」
財經中心/王嘉琳、梁駿樂 台北報導 抑制房市過熱,央行總裁楊金龍約34銀行喝咖啡 抑制房市過熱,央行總裁楊金龍約34銀行喝咖啡。(圖/民視新聞) 房市難降溫,行庫貸款達28%警戒線,央行總裁楊金龍密集約34家銀行主管喝咖啡,要求9/6提出改善措施;另外財政部國庫署公布第二波新青安查核、再揪出73件違規。建商認為,大建商本來就是銀行極力爭取客戶、不受影響,但會排擠到小建商,已出現爛尾

當危老、都更推案量多時 合理房價走勢將如何發展?
文/胡偉良 台北市新高樓、老舊房比鄰而建,然老屋仍佔多數 台北市新高樓、老舊房比鄰而建,然老屋仍佔多數。 根據資料顯示,全台住宅約有910萬戶,平均屋齡已達32年,其中高達642萬戶屋齡在30年以上,比例達到51%,而北市30年以上的房子占比更高達72%,等於10間房子有7間屋齡在30年以上,這個數據充份的顯示了台北市的老屋充斥的現況。 老屋太多新屋太少 買不起新屋導致人口流

嘉佳周報20240824-0830
限貸令是什麼?如何影響房市? https://pse.is/6cynnv 北市魚果市場改建案環評 修正後通過 https://pse.is/6cynwm 7月工業生產指數連五紅 傳產復甦力道相對疲弱 https://pse.is/6cynfu 未來一周大代誌 https://pse.is/6d2wjs 台灣168關鍵數字 https://pse.is/6d2wkn 每周一勢重

大都更號角響起,建商的黃金時代來了
文/朱福山、施絢傑、王奕淳 設計/鍾宜珊 攝影/羅劍明 403地震後,蔣萬安吹起大都更時代的號角,全民居安意識抬頭,全國各地建商角力加劇,甚至不少開發商大舉向雙北征伐。建商重新洗牌的背後,究竟如何布局?在這場弱肉強食的商戰裡,誰能掌握新一波不動產轉型契機,就有望從下一輪的建商黃金時代裡脫穎而出。 200多名都更戶同時聚集簽署都更同意書,較為市場罕見 200多名都更戶同時聚集簽署都更

35歲1億身家瞬間歸零、50歲無辜捲官司慘賠10億…他選擇從「都更」再出發,連10年賺1股本
撰文 : 彭蕙珍 圖檔來源: 唐紹航 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 ▲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 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的人生充滿波折,他曾3度積攢到上億元,卻也3度資產歸零。他自嘲:「我經歷百戰,已經是不老之身,也曾感覺自己的命為何這麼不好,但哭泣過後很快就站起來。」 他從公共工程轉型為建商,近年專攻都更,目前有7個案建案正在興建,41個案子正在進行,「公司一年案量有百億,手中有2千億案量

嘉佳周報20240803-0809
經濟部規劃引資回台 金額逾2.3兆元 https://pse.is/6afef6 智慧綠建築引領建案新出路-ESG發展的關鍵解方 https://pse.is/6affd8 未來一周大代誌 https://pse.is/6ahm9r 專家直言 小宅將成新主流 https://pse.is/6ahm3t 李同榮|買房其實很easy?購屋時機甜蜜點在這 https://pse.is/

好房網/老屋改建是影響未來房價和房市發展的最關鍵因素(下)
文/胡偉良 作為一個都更改建的推動者,我看到一些已經開始呈現的現實問題,即當前從事營建工作的基礎人力已經愈來愈不足,很多勞務工作已經找不到足夠的工員,因此,日後工期拖長、造價提升,勢所難免。 也就是說,縱使老屋屋主有意願,改建愈晚,日後的改建機會將愈來愈小、分回坪數會愈來愈少,因為改建成本會愈來愈高,因此,及早把握機會和沒有抓住機會的,會在這一波的危老改建浪潮中,形成財富上的分水嶺,沒有

好房網/老屋改建是影響未來房價和房市發展的最關鍵因素 (上)
文/胡偉良 根據不久之前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愈來愈少的民眾會在購屋時選擇30年以上屋齡的老屋。 1, 願意購買老屋自住的人已經愈來少 相信如果把屋齡上拉到40年以上時這個比例會更低,屋齡到50年以上時恐怕就不會再有任何需求了。也就是說,除了一些坐落在蛋黃區的老宅,可能還勉強存在著「租」的需求外,地點不好的則可能淪為「棄屋」,這是因為民眾對於居住品質的要求日益提升,加上年輕人已經不像他們的

嘉佳周報20240720-0726
五件財經大事搶先看 https://pse.is/68hfvx 海砂屋危脆 震後催生都更 https://pse.is/68hggf 台北大同區小宅需求提升最有感 近三成五是小宅交易 https://pse.is/68hgf6 全台瘋買房 全台家戶購屋比破2% 創13年新高 https://pse.is/6927yc 財經週報-國際市場展望 美大選增溫、機會風險並存 多重資產穩健

胡偉良:都更的風潮正在銳變,長期可望壓抑房價
作者 胡偉良 房市示意圖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近一年多以來,在政府政策號召下,台北市政府更是加大力度,在今年5月4日的地震之後,推出了都更的5+3箭計畫,吸引了大量建商積極投入。 大區域大範圍的改建更能發揮都更效益 從國外的經驗來看,都市更新已逐漸從老舊建築的都市再生、防災性強化的“點”狀發展,擴大到街區整體環境改善的“線”與“面”的發展。而開發目的則由「土地高度利用與

好房網/到底該不該買房?如何買?何時買?
文/胡偉良 買房有三大問題,分別是:該不該買房?如何買?何時買? 有關這幾個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衆說紛紜,但是其實結論很簡單,很多論者,僅從單一面相,或幾個角度去做推論,結果當然不會正確。 買房有三大問題,分別是:該不該買房?如何買?何時買? (資料照/好房網News記者羅力元攝影) 買房有三大問題,分別是:該不該買房?如何買?何時買? 房地產這門學問看來似乎簡單,以致於每

嘉佳周報20240706-0712
少子化顛覆失業率 https://pse.is/667wp8 溫和通膨時代應有的心態與準備 https://pse.is/667y38 造林減碳首見企業自提新方案 https://pse.is/66bd4j 實體書店吸睛 業者搶拓點 https://pse.is/66be3s 最常見租屋糾紛!逾5成遇到租金支出無法報稅 https://pse.is/66bdda 淨零轉型 創

品嘉成北市都更大黑馬!公辦都更首案簽約 拚年底完成千坪大基地
品嘉建設今年在北市進行中的都更案就有41案,其實已有3個是千坪以上基地 品嘉建設今年在北市進行中的都更案就有41案,其實已有3個是千坪以上基地(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品嘉建設近期在北市都更案上大有斬獲,繼上個月由松江里里長蔣築諠與鄰長、住戶代表,雙方簽訂合作契約,取得民生東路千坪基地,預計擴展至6千坪的造鎮規模,今(1)日再與台北市政府簽下「士林松柏公辦

嘉佳周報20240629-0705
新青安占比飆破4成 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創紀錄 https://pse.is/64dx3c 優化扣繳稅制修法 八點聚焦 https://pse.is/64jqwa 政府出手 為綠建築上緊發條 https://pse.is/64jpw5 少子女化 國小生平均年減2.9萬 https://pse.is/64jram 台北市精華地段小宅 會愈來愈多 https://pse.is/64jqe

胡偉良︱「防災都更」獎勵不可能無上限 想要免費舊換新不切實際!
文/胡偉良 要求一坪換一坪再加車位,形同免費舊換新,阻礙著都更推動 要求一坪換一坪再加車位,形同免費舊換新,阻礙著都更推動。(資料照) 都更在各國早已行之有年,但再怎麼立意良善的法令,到了台灣,似乎總是水土不服,執行起來不僅荒腔走板,還變味走調。 台北市的都更推動迄今,因為成案不多,不僅無法壓制房價,反而還推高了房價。尤其過去「一坪換一坪加一個車位」的口號更是深植人心,帶動了民

好房網 / 台北市都更風潮正在興起 有望在10年後引降房價
文/胡偉良 截至今年3月底止,台北市屋齡40年以上的住宅,其占比由十年前的17.9%增加至50.7%,而戶數則由十年前的15.7萬戶增加至46.1萬戶。若以屋齡60年為住宅的堪用期限,則未來20年內,台北市平均每年有2.3萬戶需要更新重建。其中自用住宅占比72%,亦即平均每年需要更新1.66萬戶,此為去年台北市拆除戶數2,003戶的8.3倍。由此可見台北市老屋改建的迫切性。台灣其他縣市雖然情

嘉佳周報20240622-0628
新青安占比飆破4成 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創紀錄 https://pse.is/64dx3c 優化扣繳稅制修法 八點聚焦 https://pse.is/64jqwa 政府出手 為綠建築上緊發條 https://pse.is/64jpw5 少子女化 國小生平均年減2.9萬 https://pse.is/64jram 台北市精華地段小宅 會愈來愈多 https://pse.is/64jqe

好房網 / 台灣未來的房地產經營形態會改變嗎?選對標的 才是未來房地產的買房之道
文/胡偉良 房地產的重資產形態會改變嗎? 房地產行業一直是個重資產的行業,也就是說從事這個行業,得先投入大量的資本,這使得這個產業經常成為資本家的遊戰場,資本形塑了這個產業的高進入障礙,阻礙了一般民眾去涉足,造成產業享有寡占利潤。但也幸虧有預售制度的建立,讓一般人也「有機會」跨入這個 行業,以小博大,透過銀行給的融資貸款,加上預售期的順銷,甚至不出分文,就可以啓動一個建案。 就是因為如此,

全案6千坪!品嘉建設攜手聖得福 共推北市迄今最大規模都更改建案
文 : 胡偉良 響應政府政策號召,品嘉建設積極推動台北市大街廓的都市更新改建工作,半年以來,成效卓著,目前已完成了台北市松柏大樓公辦都更周邊1000坪基地的整合,同時朝向擴大基地範圍至2000坪以上。除此之外,內湖區環山路除600坪的街廓外,鄰近街廓的基地範圍目前已達2500坪以上;近期亦完成民生東路2個街廓,共計1700坪的都更同意書簽署,目前正朝向鄰近6個街廓,共6千坪基地的整合,並預計

談重建速度超快!北市出現6千坪大街廓都更案 建商目標1年整合完成
作者 陳雅玲 品嘉董事長胡偉良(左)與聖得福董事長洪正雄聯手開發大街廓都更案 品嘉董事長胡偉良(左)與聖得福董事長洪正雄聯手開發大街廓都更案。(攝/陳俊松) 台北市進入大都更時代,如今,市中心精華地段也出現高達六千坪都更整合基地!過去深耕危老重建品嘉建設,近年積極開發大規模都更整合,今(14)日公開發表與聖得福建設雙強聯手開發「民生東路六個街廓」都更案,基地面積估計達六千坪以

嘉佳周報20240525-0531
老屋翻新 規畫電路管線保平安 https://pse.is/5z5f4z 如何解消共有關係 讓土地的產權單純化? https://pse.is/5z7mrw 財經週報-危老建案 全國取得建照危老案 開工率逾75% https://pse.is/5z7p6l 財經週報-危老建案 危老條例不落日 增加容積獎勵機率高 https://pse.is/5z7p93 財經週報-危老建案 營造

好房網/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停止低頭傻幹先仔細規劃好自己的未來
文/胡偉良 一個台北人,1984年為了圓出國的夢,賣了仁愛路上一樓的房子,湊了200萬去了巴西。 在巴西他艱辛節儉地度過了30年,終於攢下200萬歐元,準備回國安享晚年。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資料照/好房網News記者黃暐迪攝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回到台北,他去了原來的老房子看了看,發現當年被賣掉的上一樓的房子現在仲介掛牌1億出售,他剎那間崩潰了...... 故事告訴我們,選擇比努力更重

嘉佳周報20240518-0524
近十年最大交屋潮來了 https://pse.is/5y9qem 業者坦言:房市買氣過熱 https://pse.is/5yc63n 退休換屋怎選?專家推雙北四區 住新屋換現金 https://pse.is/5yeqlr 房價高到新青安也難負擔? 他揭這情形恐怕會出現 https://pse.is/5yqphq 房屋稅免繳 要符合兩條件 https://pse.is/5yrzhs

嘉佳周報20240511-0517
台灣地震頻繁 應正視危老重建問題 https://pse.is/5x2pwe 房地合一稅連九月走升 https://pse.is/5x2q3h 官版房貸負擔率 虛胖5\~10% https://pse.is/5x88xa 地震頻傳 480萬戶老宅安全堪慮 https://pse.is/5xesld 都更不是趕走窮人 安置是關鍵 https://pse.is/5xeug3 住在

政府出重手打房,為何房價仍只漲不跌?專家揭4大關鍵原因,做到1件事才能有效降價
文/胡偉良 專家指出,若政府能推動老屋改建,包括引進外勞,放寬改建的容積獎勵,即能有效的降低房價 專家指出,若政府能推動老屋改建,包括引進外勞,放寬改建的容積獎勵,即能有效的降低房價。(資料照/洪煜勛攝) 當今房價太高,房價這麼高對建商其實也不是好事,就像殺雞取卵;從長遠來看,只有房價合理,大部分人都買得起房才是有利於產業發展的合理之道,但卻不容易做到,其中,牽涉的因素太多,絕對不

好房網/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新展望
文/胡偉良 這幾年來,隨著建築物開挖愈來愈深、樓層高度越來越高,營建相關問題越來越多,其中包括:損鄰事件、施工安全、爛尾樓都變得愈來愈普遍。 以下,筆者就把相關問題逐一討論。 隨著建築物開挖愈來愈深、樓層高度越來越高,營建相關問題越來越多。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隨著建築物開挖愈來愈深、樓層高度越來越高,營建相關問題越來越多 第一、鄰損爭議 深基礎開挖

危老、都更建案推高房價,胡偉良:「此因」將促使整體房價下跌
文/胡偉良 數據充份顯示台北市老屋充斥的現況 數據充份顯示台北市老屋充斥的現況。(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台北目前幾乎已經沒有素地,危老或都更改建已成為新推建案的主要來源,而房價通常都會衝高,主要的原因是建商為了爭取和地主合作改建的機會,常會以高分回來爭取案源,也因此增加了建案的成本,等到銷售時,為了利潤的考量,房價幾乎註定都會「創區域新高」。 根據資料顯示,今年第

胡偉良/地震1樓傷最重 卻是都更最大抗力 全因「理所當然」這些事
文/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 大家都知道老屋改建中,抗力最大的經常來自一樓和頂樓住戶。 一樓不願意參加改建或在改建分回上要求太多的原因在:他們把空地部分都佔為己有,有些拿來做自家的庭院、增建房子,或做為車庫,並視為理所當然。因為有這些額外的使用空間,因而要求在改建後也能計入這些利益而分回更多。 頂樓也有類似的情形,頂樓住戶除了有些是為了遮陽、防漏而加蓋篷架外

胡偉良︱收起貪婪之心 都更改建才有希望
文/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 屋主大多只關心自己的利益,而忽略老屋居住的安全性 屋主大多只關心自己的利益,而忽略老屋居住的安全性。(資料照) 都更在各國早已行之有年,但再怎麼立意良善的法令,到了台灣,似乎總是水土不服,執行起來不僅荒腔走板,還變味走調。 台北市的都更推動迄今,因為成案不多,不僅無法壓制房價,反而還推高了房價。尤其過去「一坪換

嘉佳周報20240413-0419
五件財經大事搶先看 https://pse.is/5srlt7 買氣回溫 房市三稅3月同創佳績 https://pse.is/5srlnw 名人找個家/資誠會計師徐明釧:跟著需求走 https://pse.is/5srlza 房仲:人潮回流 西門町店面租金達全盛期75% https://pse.is/5srm72 建商攻危老 北市透天厝爆紅 https://pse.is/5sxk

好房網/地震威脅下的購屋指南
文/胡偉良 台灣在3日上午7時58分,東部發生規模7.2強震,全台劇烈搖晃有感,其中花蓮縣和平震度達6強,迄今已在花蓮造成了不少的傷亡。 發生地震的當下,民眾無不心驚膽跳、聞震色變。但是只要再過幾天,民眾就會又忘記了這件事,住在危樓裡的也一樣的安之如素、靜好如初,正如俗話所說的「裝睡的人叫不醒」。對於地震這件事,民眾該注意那些事呢? 3日上午7點58分芮氏規模7.2地震,造成天王星大

雙北地區一堆老公寓,為何政府都不都更?胡偉良曝8大關鍵原因,不是因為成本太高
文/胡偉良 台灣的老舊房屋不僅外觀醜陋、結構安全堪慮、違建之多足以列入世界奇觀。 台灣的老舊房屋不僅外觀醜陋、結構安全堪慮、違建之多足以列入世界奇觀。(資料照/洪煜勛攝) 台灣的老舊房屋不僅外觀醜陋、結構安全堪慮、違建之多足以列入世界奇觀,與落後國家相比更是毫不遜色,這些情景大家看在眼裡,卻都視若無睹,仿佛與自己完全無關 先說政府官員和一些學者,完全漠視台灣當前已存在的老

防震!買老屋要注意 專家:避開1樓有店面、頂樓加蓋
記者張庭翔、林嘉倩/台北報導 403全台大地震,除了震央花蓮有大樓傾斜倒塌之外,新北市有民眾新買不到一年還在繳貸款的房子,牆面出現大面積的龜裂,讓他看了好心痛!房子若遇上倒塌或是變成危樓,房屋貸款還是得繳,所以專家也提醒民眾,若要買中古屋最好買屋齡25年內,且避開一樓有店面的房子,才不會變成冤大頭。 房貸族若遇地震,房子震垮或是變危樓,房貸還是得照付。 屋主江先生:「這個裂縫。」

胡偉良:台灣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老屋改建要加快加速!
文/胡偉良 2022年發生多次規模6以上地震,這些現象顯示台灣可能進入地震活躍期,為避免地震造成重大災害,危老改建迫在眉睫 ▲2022年發生多次規模6以上地震,這些現象顯示台灣可能進入地震活躍期,為避免地震造成重大災害,危老改建迫在眉睫。(示意圖/Brina Blum on Unsplash) 台灣 4 /(3)日上午7時58分,東部發生規模7.2強震,全台劇烈劇烈搖晃有感,其中花蓮縣

遠見/地震時台北為何感覺晃得更嚴重?胡偉良:共振效應及「這項缺陷」加乘造成
文/胡偉良 台灣今(4/3)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震央在花蓮,倘若地震發生在大台北,會導致什麼情況? 除了共振效應外,大台北地區的另一個重大地質缺陷是「土壤液化」 除了共振效應外,大台北地區的另一個重大地質缺陷是「土壤液化」。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ben\_wong\_31 因為台北是一個盆地,盆地邊緣為堅硬地盤,內部是鬆軟的沉積層,當地震波進入沉積盆地,能量遇到堅硬

好房網/追隨智者才能掌握財富 跟隨愚者只會深陷貧窮
文/胡偉良 這是個現實的社會,追隨智者掌握財富, 跟隨愚者只會深陷貧窮,屢試不爽。 筆者自2008年起開始認真的涉獵及研究房地產,先從博覽群書開始,研讀了包括歐美、新加坡、中國、台灣等地的房地產相關書籍,在有所領悟之後,先以小型建案做試金石,循序漸進。 房市的「中期」發展預判難測,但是長期趨勢、短期走向仍不難預估 房市的「中期」發展預判難測,但是長期趨勢、短期走向仍不難預估。資料照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創造一個可以自動化經營的好企業
● 胡偉良/品嘉建設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創造一個可以自動化執行的好企業,絕對是富人們所必備的資產! 要當大老闆,有三大要素:會找人、會找錢和企業能持續運作 ▲ 要當大老闆,有三大要素:會找人、會找錢和企業能持續運作。(圖/視覺中國CFP) 一個好企業,具體的衡量標準,是如果你離開公司一年,它依然能夠發展得很好,並且給你賺錢。要達到這個境界,你要擁有當大老闆的三大要素,會

好房網/要買房子就要具備的金融思維
文/胡偉良 大家都在抱怨房價太高,但時至今日,房子實際上已經成了一種金融產品。很多人之所以認為當今的房價是天價,那是因為房子在他們眼裡就只是房子。但如果你把房子看成一種金融產品,你就明白為什麼房價會一路飆升。 未來的每一件物品、每一項服務、每一個企業,都可以變成一個金融商品,然後對其進行金融操作。 把房子當成金融商品,就能理解房價為何一路飆升。(圖/好房網News記者羅力元攝影) 把房子

嘉佳周報20240316-0322
市場改變 掌握商辦投資關鍵 https://pse.is/5psftm 減碳壓力擴散 傳產、中小企負擔重 https://pse.is/5psgcv 蔣推都更30%容積獎勵 都更戶喊修訂1.8倍 https://pse.is/5qajxx 智慧城市X淨零城市 前進國際新勢力 https://pse.is/5qaad6 國泰金調查 買賣房意願大提升 https://pse.is/5

好房網/台灣的房價何去何從?怎麼判斷?
文/胡偉良 有關房價的預測,自古以來一直都是民眾關注的焦點,畢竟,大家都希望低買高賣,從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也因此,市場上對於房價的漲落總是充滿了各式的臆測,有憑自己感受的,有從歴史資料去做分析的,也有根據市場上的供需數量做判斷斷的⋯,不一而足。但大家的預測總是分歧不一,孰是孰非令人困惑。 市場上對於房價的漲落總是充滿了各式的臆測 市場上對於房價的漲落總是充滿了各式的臆測。示意

松柏大廈海砂屋都更!「最優申請人」揭殘酷市場:大建商的天下
2024/03/01 EBC地產王 記者張琬聆 松柏大廈海砂屋都更!「最優申請人」揭殘酷市場:大建商的天下 台北市首件公辦都更2.0成案的「士林松柏案」,為知名海砂屋,昨(2/29)日綜合評選出品嘉建設旗下的品佳資產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為最優申請人,負責人即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的胡偉良,他透露將在6個月內從約700坪基地擴大為2500坪,展現躍升一級大建商的決心,感嘆缺工、營建成本高漲下,

好房網/當前的房價究竟會走向上漲還是跌?
文/胡偉良 房價的漲跌規律 一個正常的房地產市場不可能只有房價上漲,當然也不可能只有房價下跌, 「上上下下是房地產市場週期的規律」。 一個正常的房地產市場不可能只有房價上漲,當然也不可能只有房價下跌。(資料照/好房網News記者楊欽亮攝影) 一個正常的房地產市場不可能只有房價上漲,當然也不可能只有房價下跌 這兩年在政府一連串的嚴打之下,房地產交易量銳減,但房價依然堅挺, 三大房

好房網/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三類房地產
文/胡偉良 房地產市場,這個時代的“黃金產品”,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它如同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無數投資者的目光。近年來,對一些熱門物 件的搶購熱潮已經成為房地產市場的一種常態,人們像追逐夢想一樣,追逐著那一片片水泥森林。也因此,房地產早已脫離居住的本質,成為民眾炒作的標的物,造成成民怨,也引來政府一連串的政策打壓,透過金融和財政措施,希望扼止房地產的金融屬性,可以預見,未來的房地產已經不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未來10年最賺錢的機會在哪裡?
胡偉良/品嘉建設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下一個10年,企業最大的機會,在於搶占民眾心智中的競爭空白。超級技術時代,將生產出數量驚人的新產品、新系統和新概念。 川普曾經經營賭場有成,但在連續擴張後失敗,最後他仍然成為成功的商人;在行銷專業上,沒有邏輯,往相反的方向走 ▲川普曾經經營賭場有成,但在連續擴張後失敗,最後他仍然成為成功的商人;在行銷專業上,沒有邏輯,往相反的方向走。(圖

遠見/中國房地產暴富時代宣告結束?胡偉良:台灣讓人絕望的高房價有解?
文/胡偉良 從中國恆大、碧桂園接連爆雷,看台灣房地產的未來發展。 兩岸房地產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 兩岸房地產的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華人地區的房價一直高高在上,一來因為華人有把房產做為傳承家業的觀念和傳統,所以華人地區的中國、香港、新加坡、台灣,房價都很高,在有華人居住的地區和國家,華人也總會是購屋的主要族群。 長期以來,華人地區的房價一直高高在上,

台灣將開徵碳費 外界憂營建成本漲恐影響房價
文/胡偉良 2024年翩然而至,挑戰和商機並存。如何因時而變,抓住大變局下的房地產新商機? 一、挑戰 1,經濟上的低增長已是大勢所趨,以前憑藉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商機將會更加稀缺,對於企業來說,一定要在傳統業務衰落之前就去尋找新的商機,這就是第二增長曲線理論:任何一條增長曲線都會滑過拋物線的頂點達到增長的極限,持續增長的祕密是在第一條曲線到達頂點之前就要開始發現新的增長曲線。 20

台灣將開徵碳費 外界憂營建成本漲恐影響房價
吳雅瑜 陳柏諭/台北報導 台灣將開徵碳費 外界憂營建成本漲恐影響房價 為了配合2050淨零排放目標,台灣準備要開始徵收碳費,主要影響包括鋼筋、水泥產業等。外界擔憂,在工料雙漲、碳費開徵下,被墊高的營建成本可能會影響到房價。環境部則表示,被徵收碳費對象可提出計畫,進一步給予優惠費率,強調會評估、規畫配套措施。 將鋼筋搬到定位,接著徒手綁緊綁牢,即使天氣冷颼颼建築工人忙碌的雙手依舊沒有

嘉佳周報20240113-0119
淨零碳中和 新政府非加速不可 https://psee.io/5jccey 老年給付年年逾兆 https://pse.is/5jdy3r 2024年房市展望:降息預期、資金過剩、需求強勁 https://pse.is/5jdyn4 財經週報-大老闆看景氣 劉德音:半導體今年景氣 將是非常健康的1年 https://pse.is/5jdyyg 房市沒有不退潮的熱浪 他提醒民眾買房注

人生的五大資產 最重要也最容易上手操作的是房地產
文/胡偉良 很多人對財富自由的理解就是退休以後有花不完的錢。但是這樣理解真的對嗎? 2023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西方國家進入了經濟調整期,通貨膨脹、加息縮表、房價下行、新冠疫情又啓等等。 人生的五大資產 最重要也最容易上手操作的是房地產 人生的五大資產 最重要也最容易上手操作的是房地產(圖/好房網News資料照) 這也代表著經濟不穩定,同時也預告很多人的財富將會大幅度的縮

三立新聞網/胡偉良/戰場下的贏家:通脹衝擊的保值新策略!
● 胡偉良/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通膨對新台幣的影響,使貨幣價值下滑 通膨對新台幣的影響,使貨幣價值下滑。(圖 / 資料圖取自freepik)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不斷發展,房價逐漸提升,人們對於房子也越來越看重。很多買房者為了能買得起房,都選擇貸款買房。那些越早買房的人就越能體驗到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貨幣貶值跟通貨膨脹是同一件事,簡單來說就是錢

三立新聞網/胡偉良/投資選擇至關重要 如何尋找兼具獲利與保值的潛力房地產?
文/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 謹慎選房,打造符合需求房地產知識,享有喜愛且具升值潛力的家 謹慎選房,打造符合需求房地產知識,享有喜愛且具升值潛力的家。(圖/資料圖取自freepik) 常言道,選擇大於努力。這話用在買房投資上簡直再貼切不過了:同樣是1000萬元現金,如果「投資眼光足夠」,選擇在大城市購買核心地段的房產,10年後,1000萬元現金已經變成了3、4

胡偉良:台灣的屋齡日趨老化 老舊公寓將走向何方?
作者 胡偉良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1.老屋的價值 在許多西方國家,當民眾決定縮小新建築物的建築規模時,存量房屋價值會大幅提升,並使得那些代代相傳的房屋在出售時,可以讓業主獲取意外之財。比如倫敦的住宅自1980年代至今以及飆升了將近4.5\~6倍,這讓持有房屋的家庭能夠積累財富。 在我國,出於稅收的目的,雖然房屋受耐用年限的影響,老舊建築的建築物價值會折舊,但土地價值卻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用錢生錢 「利用」你的金融工具
● 胡偉良/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房子實際上已經成了一種金融產品 房子實際上已經成了一種金融產品。(圖/記者陳筱惠攝) 大家都在抱怨房價太高,但時至今日,房子實際上已經成了一種金融產品。很多人之所以認為當今的房價是天價,那是因為房子在他們眼裡就只是房子。而如果你把房子看成一種金融產品,你就明白為什麼房價在一路飆升。 未來的每一件物品、每一項服務、每一個企業,

經濟衰退如何投資房產 專家勸懂10條黃金法則
作者:胡偉良 (圖/胡偉良提供) 房產投資操作容易,向來是華人資產投資的最愛,但隨著房地產暴利時代的結束,它已經不再是隨便買隨便賺們的投資標的物。做對房地產投資就要懂得下列10條黃金法則。 1、在房產上漲的起步階段,放大槓桿,撐大資產,然後靜待下一輪大漲。 2、所有歷史性大行情都是跌出來的,只有漲跌,才有機會。 3、任何生意,最大的優勢都是時機。投資房產,一切的努力,

三立新聞網/胡偉良/快速擴張的房市使人們為住房需求焦慮 影響生活及心理壓力
● 胡偉良/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隨著房地產市場分化越來越明顯,不同地區的房市前景將截然不同 隨著房地產市場分化越來越明顯,不同地區的房市前景將截然不同。(圖/資料圖取自freepik) 人們對房子的憂鬱,自古以來就有,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讓人焦慮。 古代的房子當然也很難買,李白一生沒房子住,韓愈當了30年的官,才在京城買了一個小宅,蘇軾給兒子辦婚禮還是借用朋友家

三立新聞網/胡偉良/房價快速上升 政府介入調控 房地產市場前景不再樂觀?!
● 胡偉良/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都市土地有限,地價不斷攀升,令房價難以下滑;城市老屋需求下降,無人租購 都市土地有限,地價不斷攀升,令房價難以下滑;城市老屋需求下降,無人租購(圖/資料圖取自freepik) 2020年以後,因為政府的一連串打房措施,導致房價上漲趨勢放緩,購房者買房的熱情也因此下降,房子的投資屬性大大降低,居住屬性則有所提升。 依筆者觀察,當

嘉佳周報20231223-1229
逆風飛 工業地均漲12% https://pse.is/5gv99q 臺灣首日碳交易 衝破80萬美元 https://pse.is/5gv98z 2024元旦新制/全民大減稅 省荷包迎新年 https://pse.is/5gwx3x 2023十大科技新聞/迎 AI 大熱潮 黃仁勳全球爆紅、劉德音要退休.. https://pse.is/5gwwyg 展望2024台灣房市的未來 h

《小資族理財》老闆養成秘笈 企業家必須利益至上
● 胡偉良/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企業壯大的過程就是培養了一批賺錢的能手,但同時也培養了一批犧牲品 企業壯大的過程就是培養了一批賺錢的能手,但同時也培養了一批犧牲品。(圖/pixabay) 人離不開雞湯,那些雞湯給我們動力;但是人不要永遠活在雞湯裡,喝多了反而有害。 有老闆說:「一將功成萬骨枯,招聘員工來就是讓他們做非核心的工作,而核心的工作,老闆必須自己抓在手裡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知識成競爭優勢 認知決定個人高度
● 胡偉良/品嘉建設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未來,知識型人才將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參與利潤的分配!未來最賺錢的,一定是知識型人才 未來,知識型人才將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參與利潤的分配!未來最賺錢的,一定是知識型人才。(圖/Pixabay) 隨著社會的發展,因此如今產品越來越便宜,人卻越來越貴;資源越來越共享,人才卻越來越稀缺。這折射出了一個重大的社會趨勢:人才資本正在崛起。這也反應出當

當前情勢下的房地產還適合購置或投資嗎?
文/胡偉良 2003年以來房價連年上漲,已衍生大多數民眾買不起房的惡果,政府也開始介入房地產的管控,2020年下半年起在全球貨幣大放水下,引發各國通貨膨脹和資產的大幅上漲,2022年在通膨一發不可收拾的情勢下,各國央行紛紛採取升息縮表的對抗措施,台灣的房市交易量在政府一連串嚴打房下,房價雖未見普遍下跌,但房市交易量開始出現銳減現象,作為手頭還有一定閒錢的潛在買房族,現在還有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機

嘉佳周報20231216-1222
國內碳權交易 最快明年中上架 https://pse.is/5g8jm6 北市海砂屋鑑定補助 上路2個月0申請 https://pse.is/5g8jmt 當前情勢下的房地產還適合購置或投資嗎? https://pse.is/5g7hrt 降息有望?明年五大因素影響台灣經濟走勢 https://pse.is/5g8jw5 台灣168/電子資訊業 品牌價值吸睛 https://ps

嘉佳周報20231209-1215
蛋白區房價也狂漲 樹林1年暴衝2成6 在地人傻眼:還好先買了 https://pse.is/5dyd29 ESG週報 化石燃料排放創新高!報告揭7年內全球升溫破1.5°C https://pse.is/5fm4ek 有效租約來源 雙北貢獻不到四成 https://pse.is/5er2gm 老舊市場重生 經部21.4億助地方創生 https://pse.is/5ek5qg 財政部

經濟危機時該如何防止資產縮水?該做什麼?
文/胡偉良 爆發經濟危機的話,各種資產都會面臨縮水的現象,比如房產、股票、基金、債券等等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水,只是每種資產縮水的幅度不同罷了。 所以如果想讓自己的資產在爆發經濟危機時不縮水,你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過年親戚大談買房經,讓手邊握有大筆現金卻沒房的民眾很兩難 過年親戚大談買房經,讓手邊握有大筆現金卻沒房的民眾很兩難。圖/好房網News記者黃暐迪攝影 第一種:資產

嘉佳周報20231202-1208
供不應求 商辦預售崛起 企業預購3成6 https://psee.io/5e9ea8 房市拉尾盤 11月六都買賣移轉衝20月新高 https://psee.io/5ex3nl 蘆洲復興商圈 機能完備 https://psee.io/585q3v 房價跌不下來 4縣市雙位數噴發中 https://psee.io/5edr5n 碳交易上路 助企業淨零 https://pse.is/5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怎樣培養富人的好習慣?
● 胡偉良/品嘉建設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富人與窮人由於思考方式不同,必然帶來行為習慣不同。 富人與窮人由於思考方式不同,必然帶來行為習慣不同。 (圖/Unsplash) 要成為富人,必須有積極和溫暖的思考方式。 富有的行為習慣,核心是成長勵志。 富人與窮人由於思考方式不同,必然帶來行為習慣不同。所謂核心習慣是能夠影響普通習慣的非常獨特的習慣,而普通習慣就是那些簡單、基本

聚焦真相/危老都更難推行 「一坪換一坪」淪口號
危老都更重建從2020年開始件數不斷下降,推行困難原因就出在原屋主想換取更多坪數,建商評估利潤不足,導致最後談不攏,不過過去曾打出「一坪換一坪」口號,是否真能實行呢?聚焦真相帶您來看! 整棟公寓直直下陷,基泰大直案震驚全台,施工不當造成嚴重鄰損。基泰祭出補償,對受災戶拋出合作意向書,包含舊建物重建一坪換一坪,並附地下平面車位等但仍有部分住戶不買單。 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它原來的容

嘉佳周報20231125-1201
虛擬電廠共享 台電:交易規模上看百億 https://pse.is/5eyv7q 房租改列特別扣除 學者:先改善租屋黑市 https://pse.is/5eva8b 新屋推案量展望拚突破2兆元 2024整體規模有望創高 https://pse.is/5cz89d 首波鋼筋、水泥業者打頭陣 公共工程減碳新規 明年上路 https://pse.is/5de2z9 落實居住正義 先改善

都更危老難動?成本、附加風險高!他揭硬開工「只有2下場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現今大環境不佳、原物料成本上升,以及政府房市政策抑制、央行限縮不動產貸款金流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建商為了降低營造成本漲導致獲利遭侵蝕的衝擊,去年下半年至今(2023)年多數建商未再大舉購地,獵地的腳步更為保守,不僅新推案受限,都更危老也受衝擊。熟悉業界第一線現況,都更專家、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指出,營建成本大漲加上缺工,都阻礙都更及危老的進行,觀察台北市

預售開高「銀彈充足」買新成屋更划算?專家反揭2族群雙贏
好房網News記者黃芸涵/綜合報導 預售屋、新成屋及中古屋平均價格、支付方式都不相同,購屋族各有喜好。有網友提問「現金夠的話,是不是買成屋比預售划算?」,過來人就指出,預售的優勢一向不是價格。 近日,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以前的印象一直是買預售屋比新成屋划算許多,然而最近雙北看房後,卻發現預售屋不僅沒辦法看到實體房屋外,跟周遭的新成屋相比,反而沒有比較便宜,甚至開價更貴,因此好奇如果頭期現

胡偉良的10條買房最新建議!
文/胡偉良 近期市場看來相當吊詭,房市交易不振,但房價依然居高不下,甚至還似乎微幅上漲,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明年年初就要大選,選後又將如何? 首先,我要簡單的告訴大家幾個基本事實 胡偉良的10條買房最新建議!(資料照/好房網News記者楊欽亮攝) 1, 炒房的時代過去了,各種禁炒房措施下,炒房致富愈來愈難了。 2, 不要期待房價會有感下跌,往後興建成本仍然有上漲

怕爛尾不如取消預售制?大量開發商恐倒閉 房價漲更兇
EBC地產王記者張琬聆整理/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 預售制雖長期存在,但不意味著合理。房地產預售與現階段的市場長期掛鉤,貿然取消或許不太可能,但是長期來看可討論的地方不少。 一、取消預售制 市場供應量減少 預售屋售價比現房便宜。取消預售制,會提高開發商的自有資金率,尤其是資金墊付環節,這會降低開發商的開發速度和擴張規模。市場上的新房供應量減少,會導致房價上

嘉佳周報20231118-1124
地主參與都更資產增益要稅 https://udn.com/news/story/7243/7584930?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胡偉良的10條買房最新建議 https://pse.is/5bwwvj 打房凍抹條上半年全台展延開工宅數暴增 https://pse.is/5bfk5r 台北再登國際舞台名列2024全球百大最佳城市 https://pse.i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通貨膨脹中錢貶值 誰會是贏家?
● 胡偉良/品嘉建設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中華經濟研究院提出中央銀行放手讓新台幣貶值的四大理由,一是新台幣去年曾貶至32元,有基期可撐;二是出口太差,不會讓新台幣輕易升值,傷害出口競爭力;三是主要貿易國競爭,如越南已四次降息,人民幣同期間也明顯走貶;四是美元指數中沒有新台幣成分,當主要非美貨幣走升時,新台幣貶值不會出現比價效果。新台幣今日貶值。(圖/pixabay) 隨著房

解決高房價問題的解藥在那裡?我主張這麼做....
文/胡偉良 當前的房價高不高?相信所有的人都會覺得很高,身為業者,我也覺得很高,為什麼這麼高?是不是因為建商暴利?還是因為炒作? 造成今日高房價的因素很多,絕對不是大家想的那麼單純,否則這個問題早就該被解決了,我要坦白的說,當初我也是因為覺得房價那麼高,建商「必定」享有高利,才毅然決然的入行,認為在這麼一個高利潤的行業,「應該」很容易生存,也有機會「藉由降低房價來貢獻社會,並賺取『合理』

好房網/繳到退休還在繳…他想辦40年房貸心驚驚 網友一語點醒:不用考慮年限
好房網News記者唐主桂/綜合報導 現代人購屋的壓力越來越大,根據最新統計,今年第二季平均房貸期數高達295個月,是歷史次高紀錄,也顯示出30年房貸的普遍性,有不少人甚至會考慮到40年的房貸,藉此來減輕還房貸的壓力。 一名網友在PTT上發文,表示自己即將34歲,最近剛買完房子申請房貸,銀行方表示由於他年紀小於35歲,所以可以申請40年房貸,每個月還款金額變少,多餘的錢可以拿來投資,但他又

打房真的能打下房價?胡偉良曝「殘酷事實」:恐怕不能!其實,高房價問題出在所得沒成長
政府從2021年開始啓動打炒房措施,打房情勢若持續下去,估計全台真的將有半數以上的建商將被迫退場,並留下不少的爛尾樓。(圖/資料室) 為了防止2020年之後的房價逐漸走高,政府從2021年開始啓動打炒房措施,只是打著打著,到了中期,竟然演變成嚴苛凶惡的全面打房,在情況愈演愈烈下,打的建商哀鴻遍野、苦不堪言,打房情勢若持續下去,估計全台真的將有半數以上的建商將被迫退場,並留下不少的爛尾樓。

嘉佳周報20231111-1117
海砂屋如何分辨 專家教你小撇步 https://pse.is/5dv49n 工商社論 正確認識台灣當前的通膨處境 https://pse.is/5d7vvb 低利房貸刺激買氣 北中南各推案熱區發展強弱有別 https://pse.is/5dth7k 自地自建 建築材料檢驗 鋼筋 /混凝土 https://psee.io/5dxqyu 大缺工時代來臨 人力需求 四行業攀新高 htt

胡偉良/炒房者快速致富!台灣20年房價漲3倍 未來發展這樣走
文/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 華人地區的房價一直高高在上,一來因為華人有把房產做為傳承家業的觀念和傳統,所以華人地區的中國、香港、新加坡、台灣,房價都很高,在有華人居住的地區和國家,華人也總會是購屋的主要族群。 當前台灣的高房價已經讓年輕人覺得絕望,尤其2001年以來,民眾所得增加不多,房價卻漲了2\~3倍,一下子就把民眾的財富做了重分配,沒有買房的淪為貧窮階層

好房網/為什麼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只針對預售屋?兼論預售制度的功與過?
文/胡偉良 房地產市場的兩大制度存在改革空間,也是引起房地產市場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1)預售制度 預售制度之所以會引起房地產價格的不合理飆漲,關鍵的原因在於資訊不對稱及價格預期。 為什麼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只針對預售屋?兼論預售制度的功與過?(資料照/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由於開發商掌握更多的房地產市場資訊,因此可以利用資訊對房價形成影響,從而造成消費者利益的損失。

現在到底該不該買房?胡偉良從「投資角度」分析4重點:答案沒什麼好猶豫的
買房是長期的任務 其實,我還是建議能買得起房的還是要買房,篩選一下自己的工作的城市、老家的城市,以新房為主去買一套。現在看來雖然貴一些,房貸也會讓自己很辛苦,但你想著這是投資,是零存整取,而且,還是所有投資品類中增值最快的,等過了五年八年,再看看自己的選擇,我們就會感謝現在做了這樣的投資。 投資的目的之一是要避免通貨膨脹讓自己變窮 為什麼說是投資問題,還有個因素是通貨膨脹率。我們工資上漲,基

遠見/疫情經濟動盪,為何驅使資產價格暴漲?胡偉良從「台灣房地產週期」解析
房市在歷經10多年的停滯後,2003走向復甦、繁榮,2010走向過熱,2015走向衰退,2020年重新步上復甦。2020年疫情來的貨幣大放水,大量的貨幣流向房地產,房地產做為貨幣蓄水池,也成為房價高漲的主因之一,這個蓄水池理論不但能解釋房價上漲,也能解釋當前的房市、股市雙牛。 理論上,貨幣的增發速度應該跟社會財富的增長速度一致,也就是說全社會生產出來的東西多了多少,錢就多印多少,這樣就能保證

嘉佳周報 20231028-1110
自用躍主力 房市Q4價溫量穩 https://pse.is/5atbw9 發哥好宅在線談 簽署重建文件需謹慎 更重要的是? https://pse.is/5cmtsp 交易大增300棟 月增172% 新北2區房市交易熱 關鍵因素曝 https://pse.is/5ccjsx 北台各區新案買氣溫差變化大 北市蛋黃區已放眼明年 https://pse.is/5dbl57 胡偉良/疫

三立新聞網/胡偉良/窮病 社會上最大的惡 如何避免成為窮人?
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貧窮並不是罪過,但貧窮確實是這個世上最大的惡。 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貧窮並不是罪過,但貧窮確實是這個世上最大的惡。 持續不斷學習與自我提升,才能擺脫越勤勞越貧窮的惡性循環 持續不斷學習與自我提升,才能擺脫越勤勞越貧窮的惡性循環(圖/情境圖取自freepik) 有人說,未來想要避免變成窮人,就要做努力工作賺錢。但我想說的是,有時候,這些方法不一定有用。 知

嘉佳周報 2023/07/01-07/07
全球Q2併購交易 年減4成 https://pse.is/543gyw 房市交易量 6月小幅降溫 https://reurl.cc/GAnm4W 新北多元措施 助老屋重生 https://reurl.cc/LAaWg3 台中新屋房屋稅基 調漲15% https://reurl.cc/8jDvz4 商辦也鬧缺工 完工高峰延至2026 https://reurl.cc/11K7nD

老屋重建別當冤大頭 地產小白5招不知不可
老屋重建問題多,屬於地產小白的住戶,面對熟門熟路的建商,多年來消費糾紛不斷!究竟老屋到底該直接賣掉,還是參加重建?對地主比較有利,危老跟都更有何差別?簽約眉角多,如果換回來的房子太小,專家建議可利用優惠加購方案,老屋重建必知5招,來看我們的專題報導。 位在八德路四段靠近饒河夜市,一整排50年老屋,整合耗時20多年,換了3組建商,目前終於進入尾聲!根據了解,大部份店家住戶都已搬遷,只剩3家彿具

連雲危老案變地主惡夢! 專家提醒簽約睜大眼揪霸王條款 該賣屋還是參與重建? 店面.住宅利弊大不同|非凡財經新聞|20230704
連雲危老案變地主惡夢! 專家提醒簽約睜大眼揪霸王條款 該賣屋還是參與重建? 店面.住宅利弊大不同 老屋重建問題多,屬於地產小白的住戶,面對熟門熟路的建商,多年來消費糾紛不斷!究竟老屋到底該直接賣掉,還是參加重建?對地主比較有利,危老跟都更有何差別?簽約眉角多,如果換回來的房子太小,專家建議可利用優惠加購方案,老屋重建必知5招,來看我們的專題報導。 來源:https://www.youtu

台北市人口越來越少,為何房價依舊居高不下?胡偉良曝2大關鍵原因,不是打壓建商就會降價
根據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全台住宅約有910萬戶,平均屋齡已達32年,其中高達462萬戶屋齡在30年以上,比例達到51%,而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的房子占比更高達72%,等於10間房子有7間屋齡在30年以上,若以更準確的棟數計算,超過30年的房子已高達87%,40年以上占74%, 50年以上的房子更達43%,這個數據充份顯示了台北市老屋充斥的現況。 反觀全台屋齡10年內的住宅比例僅有12.1%,

台北市人口不斷減少,房價卻依然高貴逼人?專家胡偉良揭2大關鍵
根據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全台住宅約有910萬戶平均屋齡已達32年,其中高達462萬戶屋齡在30年以上,比例達到51%,而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的房子占比更高達72%,等於10間房子有7間屋齡在30年以上。若以更準確的棟數計算,超過30年的房子已高達87%,40年以上占74%, 50年以上的房子更達43%,這個數據充份顯示了台北市老屋充斥的現況。 反觀全台屋齡10年內的住宅比例僅有12.1%,亦

平均地權修正條例真的可以大幅降低房價?為什麼?
驚天動地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在今年1月10日完成三讀,並於7月1日上路實施,由於修正案首重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目前預售市場已明顯量縮,全國預售屋交易量已從前年第四季的4萬餘戶、約五千億元,降到今年第一季的1萬6千餘戶、約二千二百億元,減幅超過五成。其中以台北、新竹縣市、台中等都會區年減幅最為驚人,皆減少五至六成,較去年同期砍半。惟交易量雖持續萎縮,但迄今卻仍見不到明顯的價格修正。 平均地權修

何世昌/老房換新房 小心「重建蟑螂」
近年因政府積極推動危老重建,各大都會區老房重建件數大增,但糾紛也隨之增加,龐大的利益甚至衍生出「重建蟑螂」。 所謂的「重建蟑螂」,通常是指蓄意欺瞞屋主,偽裝自己身份或略帶引誘、訛騙等話術,讓屋主產生誤判而簽下同意書。 「重建蟑螂」通常有以下三種偽裝手法,屋主同意重建前儘量查清對方身份。 一、顧問公司偽裝成建商:近年民間出現不少都更、危老重建顧問公司,這類公司合法合規,主要業務內容為輔導自

嘉佳周報 2023/06/24-06/30
房市干擾多 建案爆延推潮 https://reurl.cc/51vOG6 建商擇日再戰 盼穩住價格 https://reurl.cc/dDnmX6 大樓3房3萬起跳 竹北房租飆贏北台 https://reurl.cc/94vWgj 北市老建物增設電梯補助 62案申請 https://reurl.cc/v7aEye 財產 三角移轉 避稅 補帶罰 https://reurl.cc/4

胡偉良/勸你別買房的都為點擊率!把錢換房產 以後會感謝自己
該不該買房?我一直覺得,這類問題除了悠關居住,也是投資問題。我們的金融市場投資品類太少了,所以,房子就成為了衍生投資品,成為硬資產,這應該是華人社會的特色。 買房是長期任務 以後會感謝現在的投資 其實,我還是建議能買得起房的還是要買房,篩選一下自己的工作的城市、老家的城市,以新房為主去買一套。 現在看來雖然貴一些,房貸也會讓自己很辛苦,但你想著這是投資,是零存整取,而且,還是所有投資品

「虛坪改革」擬優先處理車道停車位 免計容積9月前政院提修法版本|20230627 公視晚間新聞
「虛坪改革」擬優先處理車道停車位 免計容積9月前政院提修法版本 內政部將推「虛坪改革」,擬先就車道、停車位問題優先處理。專家認為,雖然虛坪改革會壓縮到建商利潤,但只要能解決車位問題,被灌水的公設就可解決8成以上。至於大樓內管委會的免計容積怎麼分配,內政部將在9月前提出修法版本討論。 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4-z9nPJy3w

房市冰封,胡偉良博士領軍的品嘉建設卻逆勢崛起
近期房市堪稱淒風苦雨,六都的第一季交易量大跌。與前年同季相比,交易量大跌五、六成多。房市買氣急凍,業者都說房市景氣已經壞到不能再壞,預計下半年開始將有大量中小型建商出局,一些盤不出去的建案,可能淪為爛尾樓。於此同時,卻有個建商異軍突出。不僅沒有中斷推案還緊密持續推案,且每個建案推出後,一個月內即擁有售出可售戶數七、八成以上的佳績,堪稱房市異數。 與大多數建商減量經營的策略不同,品嘉建設迄今仍
胡偉良博士分析30年來房市走向,揭示投資房地產的最佳時機!
房地產是個週期性的產業,基本上是按照蕭條、復甦、繁榮、衰退四個階段來運行。一輪週期下來約是十年的期間,通常「蕭條和衰退時期,是入手購房的好時機,而繁榮期,則是出售房產的時候」。當然,若以投資的效率來看,復甦階段的初期,更是投資房產的最佳時點,因為這時是房價的起漲點。只是房地產週期中每一階段的劃分,都很難在事先就準確掌握,所以不要奢望買在最低點和賣在最高點,能夠在「對的波段」進場就很棒了!
嘉佳周報 2023/06/17-06/23
央行打到換屋族 雷仲達:協助溝通 https://reurl.cc/XEErxM 新竹房市 關埔重劃區 竹科人首選 https://reurl.cc/dDDb9q 豪宅建商策略調整 改建輕奢宅 https://reurl.cc/VL4Xp6 台灣房屋落實ESG 十年植樹造林 https://reurl.cc/3xeLrV 士林、南港房產…買不如租 https://reurl.cc
營建工地又累又苦!年輕人不願做 人力出現大斷層
在整體大缺工環境之下,營建業面臨找不到人的困境,包含像是模板工、泥做、焊接工等等都很缺,業者只能不斷提高墊高人事成本,也會導致營造成本增加,而儘管勞動部放寬營造業引進外籍勞工限制,但專家分析,這只是治標不治本,得靠把建築業的整體品質提升,才能真正緩解人力斷層。 工程人員忙著將鋼筋固定好,再仔細做好檢查,還有焊接工也得趕工,施作連續壁工程。 記者劉俐均:「現在營建業缺工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像
逆勢崛起,為什麼品嘉建設的建案都能快速售完?
近期房市堪稱悽風苦雨,六都的第一季交易量大跌,與前一年同一季相比,交易量大跌5、6成之多,房市買氣急凍,業者都說房市景氣已經壞到不能再壞,預計下半年開始將有大量中小型建商出局,一些盤不出去的建案,可能淪為爛尾樓。 於此同時,卻有一個建商異軍突出,不僅沒有中斷推案,還緊密持續推案,每個建案推出後,一個月內即有售出可售戶數7、8成以上的佳績,堪稱房市異數。 與大多數建商減量經營的策略不同,品
嘉佳周報 2023/06/10-06/16
上月房地交易三稅 又全黑 https://reurl.cc/mD3X19 基北北桃1200元月票 啟動 https://reurl.cc/jDGpnp 央行利率決策 估按兵不動 https://reurl.cc/o7QaZj 危老容獎將歸零 老屋愈難改建 https://reurl.cc/qLNlkN 中古屋 1字頭只剩一半 https://reurl.cc/v7m19L 公
央行不升息但意外祭"第5波房市管制" 8縣市第2戶房貸上限7成 明起實施! 楊金龍:與平均地權"用途不同"|非凡財經新聞|
央行不升息但意外祭"第5波房市管制" 8縣市第2戶房貸上限7成 明起實施! 楊金龍:與平均地權"用途不同" 餘屋海嘯來臨,北台灣建商急著跳腳!根據最新的市調統計顯示,北台灣2023年Q1銷售中建案數量為1,123個,較2022年Q4增加52個,季增幅約4.9%,已經是連三季增加,預售屋待售建案就年增來到7.8%,顯示市場買氣低迷。在此同時中央銀行今(15)日召開理監事會,又再度出手打房,採取
買最低賣最高是奢望!回顧這年入手穩賺不賠 現在能進場嗎?
房地產本來就是個週期性的產業,基本上是按照蕭條、復甦、繁榮、衰退4個階段來運行,一輪週期下來大約是10年左右的期間,通常「蕭條和衰退時期是入手購房的好時機,而繁榮期則是出售房產的時候」。 當然若以投資的效率來看,復甦階段的初期更是投資房產的最佳時點,因為這時是房價的起漲點。只是房地產週期中每一階段的劃分都很難在事先就能準確掌握的,所以能夠在「對的波段」進場就很棒了,不要奢望買在最低點和賣在最
台灣房價何時才會下跌?胡偉良分析30年來房市走向,1時間點買房保證穩賺不賠
房地產本來就是個週期性的產業,基本上是按照蕭條、復甦、繁榮、衰退四個階段來運行,一輪週期下來大約是十年左右的期間,通常「蕭條和衰退時期是入手購房的好時機,而繁榮期則是出售房產的時候」。當然若以投資的效率來看,復甦階段的初期更是投資房產的最佳時點,因為這時是房價的起漲點。只是房地產週期中每一階段的劃分都很難在事先就能準確掌握的,所以能夠在「對的波段」進場就很棒了,不要奢望買在最低點和賣在最高點。
現在適合進場買房嗎?胡偉良解析影響房價和進場時機的重要因素
房地產本來就是個週期性的產業,基本上是按照蕭條、復甦、繁榮、衰退4個階段來運行,一輪週期下來大約是10年左右的期間,通常「蕭條和衰退時期是入手購房的好時機,而繁榮期則是出售房產的時候」。 當然若以投資的效率來看,復甦階段的初期更是投資房產的最佳時點,因為這時是房價的起漲點。只是房地產週期中每一階段的劃分都很難在事先就能準確掌握的,所以能夠在「對的波段」進場就很棒了,不要奢望買在最低點和賣在最高點
嘉佳周報 2023/06/03-06/09
公股銀:景氣差 台灣沒條件升息 https://reurl.cc/7k34mD 沈慶京:區域緊張正是台灣的機會 https://reurl.cc/65DjYb 新鮮人均薪 新竹市5.7萬最高 https://reurl.cc/RzboYe 捷運中和公館線 已報中央審查 https://reurl.cc/QX6oVO 打炒房效應 建商推案縮手 https://reurl.cc/qL
買台北老宅收租兼都更?資深主委:一看就是沒見證人性貪婪
台灣老屋多,都更、危老重建成為趨勢,不少人特地尋找老物件,想試著搭上熱潮,看是否能增加房屋價值,不過專家表示,現在大環境困難,危老建案更是難以推動。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 A你的Q》中表示,最近在看台北老公寓,想買來收租順便等都更,但心中一直有疑問,若這些動輒40、50年的老房,就算出租了10多年還是遲遲等不到都更,最後的結果會如何? 許多網友紛紛湧入留言,認為原PO夢想得太美
嘉佳周報 2023/05/27-06/02
大陸建設5大案 總銷達322億元 https://reurl.cc/v7DVDL 竹圍公保地 預計解編8.16公頃 https://reurl.cc/x7Znge 億萬買鄰效應 新竹富人圈買房看這2點 https://reurl.cc/N0jVa6 黃舒衛|4個升級戰略 突破商辦紅海市場 https://reurl.cc/7kX5jb 產業用地變更 中央擬強制蓋社宅 https:
建商簽合約後...慘了 「只能耗著」!專家曝「流浪都更」怪象
這三年來因為新冠疫情、通膨、塞港、原物料價格大幅上漲,連帶也使營建成本增加,在此情況下,國內就傳出有住宅預售案賣完、業者卻因原物料成本估算錯誤,工程遲遲無法發包或動工的情形,都更案也遭受頗大衝擊。社團法人台北市都更學會理事、都更危老專家蔡錦勳指出,台北市就有一個都更案,疫情前建商與地主簽下合約後,在興建過程發現營造成本不斷上漲,如今「幾乎蓋不下去」,只能與地主協商,尋求對雙方最好的解決辦法。
這時候是買房的好時機嗎?真正「行內」專家的真誠建議
這篇文章必定會引來一大批憤青的咒罵,但不用重拳可能叫不醒一大票沉睡的巨嬰。年過30,每個人都有責任為自己的未來負責,看透時局、認清方向。 若你的父母已經為你買好了房,那麼恭喜你,你的未來會是一條平順的道路;如果你已經放棄,決定「躺平」,那不妨繼續洗洗睡,但請你先想想年老後因為沒房所可能面臨的後果;反之,沒有祖上積蔭德,又不服輸的人,在大城市買房,或許就是你唯一的翻盤機會。對這樣的人,我的建議
屋頂強制種電 實例9年回本 |【民生八方事】
屋頂強制種電 實例9年回本 立法院最近三讀通過,未來新增一定規模的大樓,必須強制種電,相關的執行細節,預計年底前討論後公告,但民眾就擔心,建築成本上漲會不會房價也要漲了?對此,就有建商喊話,希望政府不要強制進行,而是採獎勵機制。 位在台北市大安區,有一個將近30年的社區,在4年前決定在屋頂蓋太陽能板,成了台北市第一個種電社區,不只解決頂樓漏水和隔熱問題,這些電還能賣給台電,如果依照一年1
缺工成本太難控!建商怕"賣快會賠"改變戰略 房市量縮價盤整 代銷轉彎不再包銷改純企劃|非凡財經新聞
缺工成本太難控!建商怕"賣快會賠"改變戰略 房市量縮價盤整 代銷轉彎不再包銷改純企劃 現在營建業的缺工問題仍然相當嚴重,也造成建商推案上的壓力,不僅使預售屋交屋延遲機率大增,另一方面也改變建商的銷售模式,等到確定可以順利發包後才開始大量銷售。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 一定規模建物應設太陽光電板|公視晚間新聞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 一定規模建物應設太陽光電板 為了呼應全球淨零趨勢,立法院今(29)日三讀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案,增訂建築物之新建、增建或改建達一定規模者,除了有受光條件不足等情形外,起造人應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而公有建築物則是領頭示範裝設。
嘉佳周報 2023/05/20-05/26
國富統計的歷史 https://reurl.cc/kXN7zb 房市凍 土增稅年減37% https://reurl.cc/Eo8p00 民眾賣房意願 創20個月新低 https://reurl.cc/3xrElM 外銷訂單連八黑 本月恐更糟 https://reurl.cc/65VOOb 聘僱移工大鬆綁 營造業解困 https://reurl.cc/nDVLOD 新南門市場
台灣房價居高不下,不是因為建商炒作暴利!胡偉良道出4大真正原因,難怪年輕人買不起
當前的房價高不高?相信所有的人都會覺得很高,雖然身為業者,我也覺得很高,為什麼這麼高?是不是因為建商暴利?還是因為炒作? 造成今日高房價的因素很多,絕對不是大家想的那麼單純,否則這個問題早就該被解決了,我要坦白的說,當初我也是因為覺得房價那麼高,建商「必定」享有高利,才毅然決然的入行,認為在這麼一個高利潤的行業,「應該」很容易生存,也有機會「藉由降低房價來貢獻社會,並賺取「較低、但合理」的利
嘉佳周報 2023/05/13-05/19
投資客消散 建商回防蛋黃區應戰 https://reurl.cc/ZXplA6 高雄房市 積極開發 亞灣特區起飛 https://reurl.cc/GeWGmy 美Q1三成大都會區房價跌 https://reurl.cc/4QZDeK 房租CPI 攀27年同期高點 https://reurl.cc/pLObNa 八大建商看房市 短空長多 https://reurl.cc/eX1q
該不該買房?從投資上怎麼看?小白們看過來
我一直覺得,買不買房除了攸關居住,也是投資問題。我們金融市場的投資品類太少,所以,房子就成為了衍生投資品,成為硬資產,這應該是華人社會的特色。 買房是長期的任務 其實,我還是建議能買得起房的還是要買房,篩選一下自己的工作的城市、老家的城市,以新房為主去買一套。現在看來雖然貴一些,房貸也會讓自己過得比較辛苦,但你想一想這是投資,是「零存整取」,而且,還是所有投資品類中增值最快的,等過了五年八載
嘉佳周報 2023/05/06-05/12
豪砸18億 北市影視園區難產? https://reurl.cc/jlAvOq 悠然見南山 7年整合6千坪土地 https://reurl.cc/OVOjzX 打炒房 國銀不動產貸款降溫 https://reurl.cc/OVODpv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10月啟動 https://reurl.cc/EGADZR 一拍底價前10大 8宗拍定 https://reurl.cc/0E
逆風越大越穩健 品嘉建設胡偉良善用知識「照起工」擦亮危老改建品牌
近兩、三年政府祭出十一波打炒房動作,讓房市買氣急凍、建商急逃,案量急縮。相對於同業的驚惶失措,品嘉建設、尚禹營造董事長胡偉良此刻卻泰然自若,讓推案計畫在景氣驟變的逆風中穩步前進。 胡偉良表示: 「小建商面臨存亡關頭,大建商不推案,市場上我沒有對手。我們今年還有五個建案要推,有把握上半年就賣完。」「等這幾年的建案完工,資金落袋,2025年公司的資本額就可以積累到十億以上。」 品嘉建設近年來
建商老闆當打炒房急先鋒 品嘉建設胡偉良:炒房客對社會發展沒有任何貢獻!
「房價不是一個單純的東西,它牽涉到社會學、心理預期、財稅、地政、政策與市場供需,如果你只懂其中之一,看房看地絕不會準確。」品嘉建設四月底開辦一場房產投資講座,台下座無虛席,董事長胡偉良在台上講述自己的人生與經營思維,兩大疊新作「小資族房地產交易勝經」和「房產的必勝勝經」擺在會場後方,不多時已經銷售一空。 現場有記者問了為什麼要辦講座這個問題,胡偉良回答:「房價太高,我們無能為力,畢竟,像我們
嘉佳周報 2023/04/29-05/05
111年第4季北市房市指標溫度計 https://reurl.cc/Ge2jl3 曾敬德 高房價下的房市333準則 https://reurl.cc/Ge2jLd 以房養老升級版 以租養老受青睞 https://reurl.cc/xlV4EZ 若美銀行連環倒 聯準會恐被迫降息 https://reurl.cc/0EMloA 老舊建築加裝電梯 注意4大風險 https://reur
北市指標都更案 地主與建商爆糾紛 |【民生八方事】| 2023050504
北市指標都更案 地主與建商爆糾紛 位在台北市忠孝復興站旁的建案「連雲玥(ㄩㄝˋ)恒」,遭到地主指控不當施壓,1樓店面原本30坪,但最後只分回10坪,甚至未取得地主同意,強蓋接待中心,拖延工期,對此連雲建設也表示,原本建蔽率就會影響室內空間,針對一樓住戶,也向上分回坪數,一切均依法履行,絕對沒有違約。 GTV八大新聞為您統整最新國內外重大事件,分析金融脈動,掌握生活新知。一年不分四季持續提
2023年之後還該買房嗎?普通人必須具備的財商思維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大城市優質資產的賺錢能力,比很多普通人自己的賺錢能力要強很多! 如果我們只需提前在終點佈局,那又何必捨本逐末呢? 買房:第一步,選城市。第二步,選地段。第三步,擇時。 只要做對以上三點,那麼,買房90%的工作其實就做完了。 房產投資幾乎等於「買大城市的優質住宅」。 說句扎心的話:「工作再忙,別忘了看房以及學習買房」。 房價上漲100萬,比你工作賺100萬
嘉佳周報 2023/04/24-04/28
企業永續戰 加速節能減碳 https://reurl.cc/Nqmoj6 預售屋禁換約 六情況例外 https://reurl.cc/a1jDr7 打炒房《平均地權條例》5子法今預告 https://reurl.cc/8qMoKj 冷熱不同調 3月工業生產指數 連七黑 https://reurl.cc/1eAZdW 不動產開發公會批 扼殺都更推動量能 https://reurl.
嘉佳周報 2023/04/17-04/23
房價所得比 終結連五升 https://reurl.cc/WDgba5 預售屋價格 看見鬆動跡象 https://reurl.cc/Rvg2dn 建商Q1購地金額 大減67% https://reurl.cc/4QM5LR 拚都更 私法人購地大鬆綁 https://reurl.cc/Q4onVq 自辦重劃法規不足 阻擋城市進步 https://reurl.cc/9V9y3j
嘉佳周報 2023/04/10-04/16
法拍農地 農用免土增稅 https://reurl.cc/xlkapL 災後重建需求大 鋼廠迎榮景 https://reurl.cc/Gelj4y 富旺 未來4年推案達201億 https://reurl.cc/WDV5DL 潤隆建設 董總座人事異動 https://reurl.cc/7RWgRb 解封 人口社會增加暴衝 https://reurl.cc/OVLY2D CPI
房價上漲下 怎麼樣買到物超所值的房子?
2021年以來的營造成本上漲,讓台灣已經「高高在上」的房價更是雪上加霜,更上一層樓。尤其中南部,在原本房價基期不高的情況下,立刻快速上揚,房價上漲幅度高達4、5成之多,堪稱「驚悚」。 政府在壓抑房價成效不彰下,更痛下殺手,除了進一步加大加深金融管制措施外,平均地權條例更是絕招盡出,甚至「有違憲之虞」也在所不惜。 其實,2021年以來的房價狂飆的主要原因是源自成本上漲,包括土地的地價和房屋
官方數據北市房價跌了!打房訊號將終止?何時落房價低點?專家點出就在今年!|非凡財經新聞|20230413
官方數據北市房價跌了!打房訊號將終止?何時落房價低點?專家點出就在今年! 通膨時代,聯準會雖然放緩升息,不過央行連五升,也讓台灣房市的低利率時代宣告結束。再加上土地供需失衡,不動產被當成【金融商品】,囤房稅力道不夠,也讓房價更是【易漲難跌】,不過根據內政部最新公布的【住宅價格指數】,台北市出現2020年第2季以來首見下跌,這是否代表打房有成?而政府接下來還會繼續打房或是即將收手,帶您來了解。
嘉佳周報 2023/04/03-04/09
藍燈會亮多久? https://pse.is/4r4s7l 房市降溫 剛性買盤鬆動 https://reurl.cc/rLkp2r 內湖舊宗段 汽車生態系成形 https://reurl.cc/V87jyn 台灣性別平等 蟬聯亞洲第一 https://reurl.cc/klk1NG 內湖商辦 躍居全台交易熱點 https://reurl.cc/EGWVn0 房價高檔盤整 投機
嘉佳周報 2023/03/27-04/02
景氣仍低迷 燈號恐連4藍 https://reurl.cc/vkLRVj 房市329檔 建商促銷應戰 https://reurl.cc/LNnKKX 馬雲現身杭州 暢談ChatGPT https://reurl.cc/LNQWl3 嚴控土建融 魚與熊掌難兼得 https://reurl.cc/WD8xND 新莊副都心 完美複製信義區 https://reurl.cc/2Wl1Ym
降房價真的不容易 這樣做可能才會有解?
當今房價太高,房價這麼高對建商其實也不是好事,就像殺雞取卵;從長遠來看,只有房價合理,大部分人都買得起房才是有利於產業發展的合理之道,但卻不容易做到,其中,牽涉的因素太多,絕對不是單純的歸咎於建商就能解決的。 倒是回頭看看過去的20年間,經濟雖不斷的成長,但一般普通人的所得在扣除通貨膨脹之後,卻了無進步,這才是政府一直規避的「大問題」。 今年第一季,佔我國GDP 比重高達七成的出口呈現大
受升息與平均地權條例影響 北市住宅價格指數半年來首次下跌|20230331 公視晚間新聞
受升息與平均地權條例影響 北市住宅價格指數半年來首次下跌|20230331 公視晚間新聞 央行連續5波升息加上《平均地權條例》過關,房市利空發酵。台北市公布最新住宅價格指數整體下跌0.31%,是半年來首次下跌,大樓、公寓及15坪以下小宅全面微幅下修。不過房產專家認為,台北市部分區域今(2023)年可能會有個案價格鬆動,但受缺工和建材上漲影響,新成屋價格恐怕降不下來。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
嘉佳周報 2023/03/20-03/26
綠色債券 助力建築減碳 https://reurl.cc/OVrrlv 房市329檔 官方緊盯炒作 https://reurl.cc/KMllGn KPMG公布全球製造業展望調查 https://reurl.cc/pLvQDZ 房地產財報讚 REITs水漲船高 https://reurl.cc/o0yOdj 助養住社宅 北市催生拍板5新政 https://reurl.cc/5MD
飛碟聯播網《飛碟早餐 唐湘龍時間》2023.03.22 尚禹營造董事長兼主任技師 胡偉良《小資族房地產交易勝經》
飛碟聯播網《飛碟早餐 唐湘龍時間》2023.03.22 尚禹營造董事長兼主任技師 胡偉良《小資族房地產交易勝經》 飛碟聯播網《飛碟早餐 唐湘龍時間》2023.03.22 週三財經產業趨勢單元尚禹營造董事長兼主任技師 胡偉良《小資族房地產交易勝經》 ※主題:《小資族房地產交易勝經》/ 胡偉良 / 時報出版※來賓:尚禹營造董事長兼主任技師 胡偉良 ◎節目介紹:沒錢、沒資源,我也能投資房地
人人都希望買房賺錢 但未來最大的難題恰恰就是老房子的變現會愈來愈不容易
投資買房一直是很多人追求財富的一種手段。在房價持續上漲的背景和氛圍下,很難有人相信有一天房價真的會跌入谷底。 縱觀先進國家的房地產市場,房價的持上漲似乎也都是難以解決的難題,更不用說在華人地區。長久以來一直有「房產就是財富」這樣的觀念。所以民眾對於房產價值上漲的信賴程度是根深蒂固的。 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讓早期買房的人富了起來,也讓不少人想要模仿。但是以房子致富的前提到底是什麼?大多人卻沒有
購屋族哭哭!1月新增房貸利率逼近2% 創7年半新高
購屋族恐怕笑不出來了!因為央行最新公布1月新增房貸利率,已經連14漲,就快突破2%大關。不只如此,隨著政府打炒房措施持續發酵,1月5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也跟著寫下近4年新低紀錄。 楊先生:「一直在升息,通貨膨脹很多問題,所以所有生活成本都增加啊,(房貸)增加3000元怎麼不會有壓力?」 升升不息,房貸族壓力真的好大,不過打炒房政策發酵,5大銀行新承作房貸金額跌落神壇,僅剩369億,創4
2023年房價真的會大跌嗎?
最近房市的討論真的很熱鬧,百家爭鳴、大鳴大放、譁眾取寵,但是看來胡說八道的居多。 2023年房價真的會大跌嗎?應該從幾個不同的市場分類來看。 首先,看成屋和中古屋。這個市場隨著2021年預售屋受營造成本的影響(每坪上漲7~10萬)而跟漲,在2021年的資金行情下,趁火打劫、跟隨起舞,如今,資金的潮水退了,這一部分的房價當然會打回原形,大幅跌價,毫無懸念。 至於預售屋,我要說跌價很難,為什
這產品唯一可30年分期付款 不用等於被別人佔便宜!
決定買房時 要注意哪些事情? 所謂有錢萬萬靈,購屋需要一段長時間的財務支出,勢必會排擠到其他財務目標的準備,假設你因為買了房子把所有的財務資源都用上了,再也不能做其他的財務目標的規劃,這樣的購屋決策,在整體財務規劃上看來就不是一個好的決定,所以在買屋前,最好是經過審慎的評估。 至於應該注意的部分包括: 1.多研究城市規劃 找城市重點發展的區域 像是副都市中心、科技園區這類可以
建築業暴利還存在嗎?打趴新屋市場也影響老屋改建信心
這波房價上漲,真的是建商炒作造成的嗎?先回溯這20年來房價上漲的歷程。 2003\~2014年的建築業確實存在暴利,這一階段,除了2008年的金融風暴,房價短期回跌外,基本上是一路飆升,愈早買賺得愈多。這段期間的房價快速上漲是資金行情下,加上地主、建商、代銷、投機客聯手炒作的結果。 2015年後房市週期轉向衰退,房地產利潤直直落,建築業逐漸淪為代工行業,不再享有暴利。 2020年房市
自住兼投資 如何選擇會增值的房子?
一定要買房子嗎?房地產專家胡偉良認為,房子是生活安定的基石,沒買房子生活容易沒有目標,等到年紀大了,才體會到沒有資產,連租房都有困難,後悔都來不及,建議年輕人若有能力一定要買房。 根據各項調查顯示,房子是實用性最佳的資產,除了居住功能之外,更具有財務槓桿的效益,長期下來,有房產和沒房產的人生財富會越差越大。 綜合各項因素 房價易漲難跌 房價之所以上漲,是因為民眾有居住的需求,
政府打炒房,房價何時才會下跌?專家列11點分析,普通人未來買房負擔更大
為了防止2020年之後的房價逐漸走高,政府從2021年開始啓動打炒房措施,只是打著打著,到了中期,竟然演變成嚴苛凶惡的全面打房,在情況愈演愈烈下,打的建商哀鴻遍野、苦不堪言,打房情勢若持續下去,估計全台真的將有半數以上的建商將被迫退場,並留下不少的爛尾樓。 1.18個月的動工限期、銀行停貸壓垮建商 建商小規模基地的買地開發案可能還好,但若是大規模基地的建案或危老案件,那麼幾乎可以
打垮了房市 面對可能的大地震該怎麼辦?
為了防止2020年之後的房價逐漸走高,政府從2021年開始啟動打炒房措施,只是打著打著,到了中期,竟然演變成嚴苛凶惡的全面打房,在情況愈演愈烈下,打的建商哀鴻遍野、苦不堪言,打房情勢若持續下去,估計全台真的將有半數以上的建商將被迫退場,並留下不少的爛尾樓。 18個月的動工限期、銀行停貸壓垮建商 建商小規模基地的買地開發案可能還好,但若是大規模基地的建案或危老案件,那麼幾乎可以確定
政府打房啟動建商大浩劫 2原因房價仍不會跌
為了防止2020年之後的房價逐漸走高,政府從2021年開始啓動打炒房措施,只是打著打著,到了中期,竟然演變成嚴苛凶惡的全面打房,在情況愈演愈烈下,打的建商哀鴻遍野、苦不堪言,打房情勢若持續下去,估計全台真的將有半數以上的建商將被迫退場,並留下不少的爛尾樓。 18個月的動工限期 銀行停貸壓垮建商 建商小規模基地的買地開發案可能還好,但若是大規模基地的建案或危老案件,那麼幾乎可以確
打炒房變成打房?18個月的動工限期,銀行停貸壓垮建商,真的這麼嚴重?
為了防止2020年之後的房價逐漸走高,政府從2021年開始啓動打炒房措施,只是打著打著,到了中期,竟然演變成嚴苛凶惡的全面打房,在情況愈演愈烈下,打的建商哀鴻遍野、苦不堪言,打房情勢若持續下去,估計全台真的將有半數以上的建商將被迫退場,並留下不少的爛尾樓。 18個月的動工限期、銀行停貸壓垮建商 建商小規模基地的買地開發案可能還好,但若是大規模基地的建案或危老案件,那麼幾乎可以確定,縱然從
嘉佳周報 2023/03/13-03/19
大咖除息 台股本周大戲 https://reurl.cc/GeKEDp 高雄地政局標地 房市測水溫 https://reurl.cc/yk6MOl 美銀行倒閉潮 風暴擴大 https://reurl.cc/KM31Xq 企業淨零碳排策略及實踐 https://reurl.cc/qk0WNy 社宅租金 擬下半年分級收費 https://reurl.cc/gZ4e0p 鄉林皇居
嘉佳周報 2023/03/06-03/12
本土飯店業者 卡位七期富人區 https://reurl.cc/NqRVM6 高齡化 少子化衝擊 套房需求增 https://reurl.cc/GeEW3x 信託公會出招 化解遺產紛爭 https://reurl.cc/DmXxjE 國產署招標 大降權利金底價 https://reurl.cc/9V1W7Y 公設地解編移轉 課土增稅 https://reurl.cc/xllD8e
嘉佳周報 2023/02/27-03/05
主計總處試編老年CPI https://reurl.cc/MRb0on 南部危老重建 更新牛步 https://reurl.cc/b7k286 至少48座 商場開發案全台開花 https://reurl.cc/NqpNYk CFC生效 KY公司稅負成本恐墊高 https://reurl.cc/kl78nL 整批分戶房貸 拉高至85成 https://reurl.cc/zAMRQV
嘉佳周報 2023/02/20-02/26
房市329檔 推案2,500億 https://reurl.cc/pLmgad 安養信託規模 衝破800億 https://reurl.cc/n7noq8 工商團體會小英 熱議能源政策 https://reurl.cc/3ON97j 1,200月票搭到飽 政院周四拍板 https://reurl.cc/ZXQvy3 爆發性消費 工商界還看不到 https://reurl.cc/2
土耳其強震比921大2倍...台北房子扛得住嗎?專家曝「2款宅」恐倒5成以上
土耳其南部於6日清晨發生芮氏規模7.8強震,已超過7800人死亡、5000多棟房屋倒塌,土耳其此次地震規模比台灣921大地震大2倍,若發生在台北該怎麼辦?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胡偉良提出見解。 胡偉良指出,台北老屋多,以民國63年以前所建的4、5層樓無電梯老公寓為例,除了耐震係數不足外,經過40年以上的歲月,混凝土都差不多粉化了,加上騎樓的設計、頂樓加蓋,柱子、建物基礎都已呈現脆弱狀態,遇到地震
嘉佳周報 2023/02/13-02/19
內政部推青年購屋積金 https://reurl.cc/vkn2gk 高雄建全台最大儲能案場 https://reurl.cc/eX5gmK 住宅新政策 建商:大方向正確 https://reurl.cc/Ad1akK 建商:政策一刀切 劣幣逐良幣 https://reurl.cc/5MgQpz 躲囤房稅 贈與移轉創七年新高 https://reurl.cc/ZXOG2p 台
嘉佳周報 2023/02/06-02/12
專家看長線 房價不會跌 https://reurl.cc/bG1Dno 小建商籌資卡關 恐掀倒閉潮 https://reurl.cc/vm90gk 新竹預售屋 飆出近8字頭天價 https://reurl.cc/VRyNEy 限貸令讓老屋重建案 躺著也中槍 https://reurl.cc/285zo6 房市急凍 轉為買方市場 https://reurl.cc/7j6xjQ
你必須知道的:影響未來房產價值的因素?
房產價值是一個概念,和我們通常講的房產價格不同,價格圍繞價值波動,很多時候並不完全一致。 一、價值和價格 我一直認為影響房價的因素: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危老屋改建的成效,短期看民眾的預期和市場的金融狀況。 前兩個因素講的都是供需關係,影響著價格走勢;最後一個說的是,市場上貨幣(錢)的多少,決定著價格,這個觀念一般人可能比較難理解。 比如市場上有十間房子待售,而流動的錢(有意購屋)是
強制「同層排水」 恐讓房價變更貴?專家坦言:影響不大
內政部近期公布111年第3季房地產消費糾紛原因統計表,發現民眾買房時遇到糾紛首位為,房屋漏水問題;其次為終止委售或買賣契約;其三為交屋遲延問題。 內政部營建署今年1月1日開始推動「同層排水」新法規,目前無強制實施,希望用以改善房屋漏水、噪音問題。 傳統排水工法 維修困難造成漏水 隨著時代演進,設備技術發展越顯成熟發達,建築工法不斷進步推陳出新,目前多數社區大樓、華廈公寓,採取將排水管
嘉佳周報 2023/01/26-02/01
兔年房市3利多3利空 投資置產要小心 https://reurl.cc/mZ82WG 受到央行持續升息、資金大退潮等外部因素的衝擊,2022年台灣房市出現了高點反轉的現象,推估全年房屋交易量將會出現近6年來首度的負成長。展望兔年,多空變數更多,房市很可能出現「量縮價緩跌」的局面,風險大幅升高,民眾投資置產一定要更加小心。 新閣打炒房變不變?業界熱議 https://reurl.cc/NGv7
連番利空轟炸建商趕下車 新案改"先建後售"避險
連番利空轟炸建商趕下車 新案改"先建後售"避險 房市利空接踵而來,房價出現鬆動現象嗎!根據最新出爐的 2022年第四季「國泰房地產指數」顯示,桃園、新竹、高雄,都從史上最高點開始反轉,向下走跌,季跌幅度最高來到13.06%,而全台也有不少都會區,出現「價量背離」格局。 #非凡新聞 原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hA5YNswEW8
嘉佳周報 2023/01/19-01/25
景氣谷底 恐拖到第3季 https://reurl.cc/ymqXE6 主計總處昨天公布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由正轉負,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不意外」,考量歐美通膨仍高,景氣谷底恐拖到第三季,「下半年可期待,也不要太樂觀」。 央行升息決策 爆鷹鴿大戰 https://reurl.cc/rZepg1 央行昨(19)日公布2022年底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央行內部鷹、鴿派言辭交鋒、互不相讓。多數理
嘉佳周報 2023/01/12-01/18
基隆8樓以上建物 設管委會不到3成https://reurl.cc/28Rq7O高雄「城中城」大樓火災燒出複合式建築的安全問題,內政部營建署修法,八樓以上集合住宅今年起必須委託專業人員辦理公共安全申報;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統計,基隆市八樓以上建物共一千一百多棟,僅兩百八十處成立管理組織,不到三成,甚至很多民眾不知這項建築新制,將造冊後委請建築師公會加強宣導。 花敬群:預售屋限制換約 不溯既
打房過激 將帶來嚴重經濟傷害
最近在網上看到不少對近期「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的批評,其中,最多的還是質疑內政部是打假球,修正案的落日條款放過了投機客、私法人大戶、建商。 其實,看這件事之前,我們得先來探究一下,平均地權修正案的目的何在?是要打垮房地產產業,還是止於遏止炒作? 如果答案是「要打垮房地產產業」,那麼就如同大家所說的,條例的「日出條款」沒有「除惡務盡」,打的不夠徹底,沒把產業打垮,打到一蹶不振。 大都會
平均地權阻礙都更.危老? 花敬群:相信不影響自住需求
平均地權阻礙都更.危老? 花敬群:相信不影響自住需求 《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也讓現在市場擔憂,可能成為都更一大阻礙!而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今(12)天表示,都更、危老重建都是自住需求,相信不會有影響的問題,對此專家指出,近期流浪都更案已經暴增,未來條例上路後,不但有5年內不得移轉限制,私法人購屋也得經過許可,恐怕新增案量將萎縮剩下二至五成。 #非凡新聞 來源:https://ww
打炒房!投資客搶逃命 預售屋爆2.3萬件轉售
被視為打炒房最重拳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今(10)天上午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對此房市專家預期,房市已進入寒冬,目前許多建築業中小型建商都在苦撐,甚至許多預售屋的恐慌賣盤,已經在去年(2022)7月之前移轉,預售屋市場過去1個月,全台月增2392間,月增幅就達11.6%,出現轉售爆量,目前就達2.3萬件苦等著接手。 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炒房抑制的效果已經達到了,所以這時候政府應該要考慮是不是
房子捆綁多數人一生 胡偉良:3問題檢視自我「是否富有」
想擺脫中產階級邁向富豪之路令人憧憬,不過根據品嘉建設創辦人胡偉良的觀點,社會上多數人以為自己是主流,其實只有少數人能晉升富豪,尤其接觸到房貸、成家等現實問題,才會發現自己是社會的非主流,更多只是名義上的中產階級,主因是經濟收入主要都奉獻給房子、車子和孩子,房貸更是主要的財源支出項目,面對購屋壓力日趨沉重,自然難以達到致富的目標。 胡偉良表示,大部分人一直以為自己是社會主流,直到接觸現實問題才
高房價有解嗎?房產專家胡偉良:以台北市為例,改善老屋現況只能這樣做
房價走向始終是民眾最關心的問題,對於購房者來說,買了怕跌,不買也怕漲,在觀望中糾結成為了常態。 其實,不僅是購房者,就連業內的專家學者也出現了很大分歧。那麼,房價到底會怎麼走? 回顧過去幾年,在政府一連串的財金政策打壓下,房市止漲回跌,房市交易量與高峰時期相比,更是幾近腰斬,投機客幾乎完全退出市場,按照這樣的勢頭,房價下行似乎不可避免。 但是,現實情況是,像台北市這樣的熱點城市的房價
全球市場齊衰退,台灣房價也將有感下跌?
台灣房市漸黯淡 房價何時會明顯下跌? 長期以來,台灣的房價像是一班不回頭的列車,一路向上的房市,2022年來到了轉折點。根據內政部住宅買賣移轉數,2016年24.5萬戶,逐年上升,最高來到34.8萬戶。2022年下降到大約32萬戶,是6年來首見衰退。 房市溫度,第一線業者最有感。不動產公司經理陳泰源觀察,2022年3月美國開始鷹式升息三碼之後,從4月起臺灣的交易量就明顯萎縮。第一季每週還
全球資金退潮,台灣房價會跌嗎?|房價跌不跌|
全球資金退潮,台灣房價會跌嗎?|房價跌不跌| 買房是許多人重要的心願之一,觀察台灣房市,長期以來趨勢向上,民眾也被教育,房子抗通膨,價格易漲難跌。 但是在美國升息縮表之後,全球市場齊跌,房市因為有遞延效應,幾乎是金融商品輪跌的最後一棒。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亞洲部分地區的房價,可能出現5%到20%的跌幅。 比起房價已經呈現大跌的各國,台灣因為升息幅度小,2022年出現了交易量萎
史上最大投資客逃命潮?全台預售轉售爆2.3萬件...專家點出"房價下修時間點"
史上最大投資客逃命潮?全台預售轉售爆2.3萬件...專家點出"房價下修時間點" 被視為打炒房最重拳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今(10)天上午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對此房市專家預期,房市已進入寒冬,目前許多建築業中小型建商都在苦撐,甚至許多預售屋的恐慌賣盤,已經在去年(2022)7月之前移轉,預售屋市場過去1個月,全台月增2392間 月增幅就達11.6%,出現轉售爆量,目前就達2.3萬件苦等著接手。
嘉佳周報 2023/01/05-01/11
小宅效應 高雄去年賣近1.5萬戶https://reurl.cc/KXnzMp高雄2022年預售加上新成屋的全年成交量達14,915戶,比2021年的12,029戶年增23.99%,更是近年新高,主要來自2房和3房的大型小宅建案熱賣。 成本續漲 新北多件都更案停擺https://reurl.cc/10Am4W近年營建成本上揚導致財務規劃脫軌,已使多件新北市都更案停擺。指標大型行庫在最新的不動
台灣會淪為老屋充斥落後地區?胡偉良揭「危老重建」背後關鍵:真的愈早、愈快愈好
由於台灣相關數據的缺欠,所以很難量化未來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房地產需求,大致上會下降,只是速度快慢的問題。 房地產需求已經進入下降週期 舉個例子,我國25-44歲人口數量,在2015年就達到了頂峰,其人數下降也使得房地產和汽車需求進入了下降週期。 汽車銷量近兩年的降幅已經有跡可循,只是房市走弱的趨勢還沒有完全展現出來。 根據預測,台灣是全球生育率最低國家,政
嘉佳周報 2022/12/29-2023/01/04
北市億元豪宅 十年翻倍出售 https://reurl.cc/KX5Nyg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實價登錄,2022年台北市億元以上的豪宅轉手交易前五名,由「台北信義」七樓戶轉手增值約1.36億元奪冠,該戶第一手屋主2012年預售時以1.33億元買進,今年3月以2.7億元出售,持有十年轉手房價翻倍成長。專家分析,今年轉手增值的豪宅有三大共通點,包括預售第一手屋主、房市低點入市及中長期持有。
嘉佳周報 2022/12/22-12/28
新增房貸利率衝上1.851% https://reurl.cc/OELQv9 中央銀行啟動升息循環、帶動房貸利率步步高升,房貸族利息壓力日益沉重。央行昨(22)日公布,11月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利率連12漲至1.851%,創近七年新高,較10月上漲0.024個百分點。由於央行12月再度升息半碼,銀行放款利率將陸續反映,明年1月前房貸利率都將持續走揚。 預售禁止換約上路前 這些區域恐有換約潮 ht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 過猶不及 重創經濟
危老都更攸關民眾居家安全和都市景觀,政府不應對行庫金融核機構的緊縮甚至停止放款坐視不管。應對當前急速變化的金融環境,調降存款準備率有其必要性。 執政黨在九合一選舉大敗之後,痛定思痛,認定高房價是讓執政黨失掉年輕人選票的主因之一,「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因而在重送立法院後快速完成一讀,可望在2023年上半年三讀通過並付諸實施。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主要目的在抑制預售屋的人為炒作,配合房
"平均地權條例"初審通過 預賣厝5冬內禁轉賣
為著欲壓制炒房的「平均地權條例」部份條文修法,今仔日佇立法院初審通過。明確規範預賣厝佇五年內袂使換約轉賣,違規者上濟罰5千萬。另外也鼓勵民眾檢舉,建立獎金制度,有專家認為,修法通過了後,會當防止炒房,對這市場有正面幫助,曷若厝價敢會落?這可能愛看長期。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21在立院審查,政院和朝野立委共提出九個版本,一度各自攻防,直到傍晚通過初審。草案明訂限制預售屋,在五年內,換約轉售,為
房市寒冬還沒完?「3大問題」恐抖到明年
前2、3年房市大好,但近來受疫情、股災等多種負面因素影響,綜合各方統計資料數據,皆可明顯看出今年下半年房市不如以往熱絡,且降溫現象恐將持續到2023年。 談及當前的房地產市場概況,品嘉建設創辦人胡偉良直指目前存在的3大問題,包含「市場銷售不暢」、「金融機構限縮土建融額度,導致建商普遍缺錢」以及「民眾信心不足,導致房市買氣觀望」。 專家透露房市目前存在的3大問題。 胡偉良直言,現在的市場講
嘉佳周報 2022/12/15-12/21
平均地權條例 立院排審 https://reurl.cc/OEQlar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下周將排審《平均地權條例》,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昨(14)日表示,內政部立場從來沒變,希望能盡速通過,強調修法是促進房市健全,不是打房,盼本會期能順利三讀。 央行四度升息 調高半碼 https://reurl.cc/06QWxM 中央銀行昨(15)日召開今年最後一場理監事會,跟進聯準會升息腳步、調升政策利
官僚效能如裹腳布!建商成本被迫增加 房價能不漲嗎?
在全球各國力拚行政效能的當下,沒有人會相信我們一些地方政府建管單位的效能是這麼的差。 危老都更案審查時間 久到咬牙切齒 本來就列為政府重大施政項目的危老、都更改建,進到一些地方政府這個衙門竟然成了「王大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其效能之差令人匪夷所思,身為業者的我們深受其害,啞口難言。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申請一個危老改建案,耗費在準備資料備審的時間大約是不到一個月的幾週時間,送進衙門之
中產階級等於無產階級?胡偉良:通膨下掌握有效資源的4大建議
在這個時代,知識和技能的更新日益加速,年齡和資歷很難成為資本。中產階級中只有極小部分的人群可以升級,很大一部分被迫下沉為中下階層,此將不利於經濟成長和社會結構穩定,值得正視及警惕。 所謂中產階級,其實就是社會中受教育程度高一點,從事腦力勞動,收入比普通人高一點的一群人。但是根本上來說,中產是靠出賣自己人力資本來獲取回報,一旦停止勞動,就沒有收入來源。所以基本上來看,中產階級就是無產階級。
房產躺著賺時代已結束!打炒房之下 靠2觀念獲利
有鑑於當前房價過高,及通膨下再起的炒房風波,政府祭出了一連串的打炒房措施,由央行、內政部、財政部分別制定相關政策,分進合擊,與過去的打房相比,這波打炒房措施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啓動的時機也比過去來得更早、更及時,在炒作開始之初,政府就已經劍及履及,毫不遲延,從現在的成效來看,相當明顯。 之所以如此,一來是限縮房貸的集中度(降至35%以下),二是減少通膨引發房地產投資保值的需求,三是防止疫後房
未來十年,散戶投資什麼「比較好賺」?
胡偉良的財經觀點:後疫情時代,普通人未來的投資機會在那裡? 房地產作為最好投資品的時代逐漸成為過去了。未來十年比較好的投資品是什麼呢?有的人說虛擬貨幣,在我看來虛擬貨幣就和當年的荷蘭鬱金香一樣,是不太靠譜的。但不靠譜不代表賺不到錢,最先進去的那群人是能賺到錢的,而且可能是大賺。 在我看來,未來是「數字貨幣」的世界,而不是虛擬貨幣的世界,數字貨幣是各國央行推出的本國貨幣的新形式,相當於外匯
苛政猛於虎,政府施政團隊的失效、官僚、缺乏同理心,也是造成房價高漲的主因
苛政猛於虎,政府施政團隊的失效、官僚、缺乏同理心,也是造成房價高漲的主因 在全球各國力拚行政效能的當下,沒有人會相信當今台北市政府建管單位的效能是這麼的差。 本來就列為政府重大施政項目的危老、都更改建,進到台北市政府這個衙門,竟然成了「王大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其效能之差令人匪夷所思,身為業者的我們深受其害,啞口難言。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申請一個危老改建案,耗費在準備資料備審的時間
嘉佳周報 2022/12/08-12/14
美房地產基金 祭限制贖回 https://reurl.cc/GXN62d 在面臨龐大贖回潮後,私募巨頭百仕通(Blackstone)與喜達屋資本集團(Starwood Capital Group)近日相繼宣布旗下旗艦房地產基金限制贖回,顯示投資人急欲撤資走人,恐連帶波及商用不動產市場發展。 大選年房市雙面刃 https://reurl.cc/aaM1WQ 今年全台房市交易量面臨32萬棟保衛戰
嘉佳周報 2022/12/01-12/07
國銀不動產放款比 下滑 https://reurl.cc/WqNQnO 金管會10月底統計,僅剩五家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落在逾28%警戒區中,連續三個月都未見超過29%者,整體國銀不動產放款比率更較上月大降了0.29個百分點到26.63%,下探近三年低點,顯示銀行持續從不動產市場抽回資金。 國際商旅回流 寒舍歡呼 https://reurl.cc/x1p1dE 寒舍餐旅(2739)1日法說會,
嘉佳周報 2022/11/24-11/30
新增房貸利率連11漲 https://reurl.cc/nZLj18 政府打炒房與中央銀行三度升息成效逐步發酵,中央銀行昨(23)日公布,五大銀行10月新增房貸利率連11漲,升抵1.827%,連11漲並創六年八個月新高,較9月驟升0.096個百分點,新增房貸金額跌至472.72億元,若排除季節性因素,為近兩年半的新低水準。 房市專家:供需五年後反轉 https://reurl.cc/OEGE
嘉佳周報 2022/11/17-11/23
製造業無薪假升溫 https://reurl.cc/GXXLAD 勞動部昨(16)日發布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目前有2,567家、16,850人實施無薪假,較上期增加85家、1,068人。各業中,製造業無薪假持續升溫,包括一家工具機業通報240人、一家面板相關零件業60多人實施無薪假。 民法成年下修 留意稅務影響 https://reurl.cc/lZvR56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17
嘉佳周報 2022/11/10-11/16
空屋率回升 房市賣壓重 https://reurl.cc/gQ0Y4b 內政部昨(9)日公布2022上半年低度用電住宅(俗稱空屋)統計,全台約有85.8萬宅空屋,空屋率結束連五期下滑,回升至9.52%,為近三年相對高點,較去年下半年增加0.86個百分點,是近十年最大增幅。空屋率回升,代表房市恐賣壓出籠。 實質經常性薪資 現負成長 https://reurl.cc/6LEpdO 主計總處10日
嘉佳周報 2022/11/03-11/09
沒有土地 為什麼要繳稅? https://reurl.cc/jRq8oy 有納稅義務人反映,土地已經賣掉,為什麼還接到地價稅單?基隆市稅務局表示,地價稅課徵係以8月31日為納稅義務基準日,也就是說 8月31日當天地政機關土地登記簿上所載的土地所有權人或典權人,就是當年度地價稅的納稅義務人。不論持有土地時間的長短,皆需負責繳納該筆土地全年之地價稅。另買賣契約書中所約定地價稅由誰負擔,或是按持有月份
嘉佳周報 2022/10/27-11/02
消費斷崖 景氣嚴重衰退 https://reurl.cc/EX8DRa 全球總體經濟危機四伏,不僅半導體龍頭台積電溫情喊話員工多休假,就連「面板雙虎」之一的群創,也推出第二波鼓勵休假方案;對於今年整體產業景氣,面板龍頭友達董事長彭双浪昨說,戰爭、疫情、通膨是經濟發展殺手,「從我們所知道,歷史上,這三個因素從來沒有一次同時出現過,各國窮於應付,還成效不彰,消費市場仍呈現斷崖式下滑。」這次是景氣循環
嘉佳周報 2022/10/20-10/26
預售屋急凍 交易量連四跌 https://reurl.cc/XVoV9j 預售屋交易量能急凍,去年9~12月房市景氣高峰時,平均單月交易量可達1.2萬件,不過今年8月僅剩約5,000件,連續四個月預售交易規模腰斬,無論預售市場或成屋市場,同步出現疲軟現象。 中經院:明年經濟成長不保3 https://reurl.cc/eOqKkQ 中華經濟研究院20日下修台濟今、明年經濟成長率至3.28%、
嘉佳周報 2022/10/13-10/19
土地市場 涼中帶暖 https://reurl.cc/YXxZjD 新北市土地標售開紅盤,第一太平戴維斯丁文甄表示,儘管今年土地市場降溫,但仍可以看見公部門釋出的大面積土地,對口袋深的建商仍有一定吸引力,此次標售可謂是「涼中帶暖」。 全台30年老屋台北破七成 https://reurl.cc/nOalK1 近期地震頻傳,屋齡老舊帶來的居住安全問題,又再度喚起大家的關心。根據今年內政部第二季房
嘉佳周報 2022/10/6-10/12
工總:碳費不應漫天喊價 https://reurl.cc/XVn4mE 有立委以外國報告要求碳費定價應在10美元以上,且未來應持續調漲。工商團體認為,碳費不應漫天喊價,政府應要具體訂出分階段目標,且詳細說明計算基礎與參考標準,才有利於產業推動實際減碳。 賣方鬆動 降價待售物件暴增 https://reurl.cc/YXzoQD 房價經過多年上漲,見頂之勢開始浮現,近期屋主開價降價案件數量爆增
政府打炒房降低房產金融屬性 買房還能賺錢嗎?
有鑑於當前房價過高,及通膨下再起的炒房風波,政府祭出了一連串的打炒房措施,由央行、內政部、財政部分別制定相關政策,分進合擊,與過去的打房相比,這波打炒房措施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啓動的時機也比過去來的更早、更及時,在炒作開始之初,政府就已經劍及履及,毫不遲延,從現在的成效來看,相當明顯。 之所以如此,一來是限縮房貸的集中度(降至35%以下),二是減少通膨引發房地產投資保值的需求,三是防止疫後房
預售屋存廢? 防炒作兼顧首購族
近期預售屋爛尾樓事件和房價過高問題,引發社會極大關注,行政院更制定《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包括限制預售屋轉售、管制私法人購屋等五大重拳,希望藉此壓抑房價。與此同時,呼籲全面取消房產預售制的聲音越來越多。 預售制雖長期存在,但不意味著合理。房地產預售與現階段的市場長期掛鉤,貿然取消或許不太可能,但是長期來看可討論的地方不少。 一、取消預售制會推高房價。期房售價比現房便宜。取消預售制,會提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通過 未來新建築物屋頂應設太陽光電
為呼應淨零轉型政策,釋出再生能源潛能場域,行政院會8日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未來新建、增建及改建符合一定條件的建築物,屋頂應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該草案將送立院審議。對此,民眾樂觀其成,建商則認為,政府應給予部分容積獎勵誘因,否則額外的成本恐反映在房價上。 沿著樓梯往上爬,台北市大安區信義新城社區屋頂裝滿太陽能光電板,除了可解決漏水問題,住戶每年還能拿到賣電給台電的回饋金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在對的時間入市 輕易戰勝通膨
擁有的資產都能帶來正向現金流,「這才是真正的資產投資」。 富人本身就有一定的資產,所以,如果他們要買房、創業,自己就可以拿出錢來搞定。但窮人不同,窮人沒有錢,想做點事,千難萬難。 不少年輕人30幾歲就買了房子,貸款加上日常開銷,薪資剩餘不多,一旦遇到什麼問題,只能向親戚朋友借錢。這就是當今不少年輕人生活的狀態,所以手中握有一些現金是必要的。 在對的時間、對的標的出現時 勇於入市及負債
為什麼只有極少數的中產階級能晉身為富人?
根據國外一份關於「中等收入者流動性」的研究報告,過去10年裡面,只有不到3%的中等收入群體能晉身為高收入階層。 根據調查,中產階級的荷包主要奉獻給了房子、車子和孩子,其中房貸占比最高,甚至高達6成以上,像台北市就是類似的情況。 外表光鮮的中產階層們不僅收入止步不前,還被房貸拖累,沒了流動資產支撐,“低欲望”的中產還能被稱為中產階層嗎?夢想和現實的差距有多遠? 另一份關於北亞地區中產階級的
關於房地產投資的五個全新觀點
雖然現在整個社會和各個階層,透過現實的行業情況和房市趨勢,已經清楚意識到被房地產深度綁架的危害,但是在可預見的、不算短的時間週期裡,我們的經濟仍然還得依靠房地產來護航,度過經濟危機。 說尾大難掉也好,或者說是積重難返,房地產行業生成的危害,最理想的解決方式,就是軟著陸,用溫和的手段來達成穩定目的。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這篇文章將從五個全新的角度,和各位讀者朋友聊一聊關於未來房產投資的觀念和方向
從宏觀角度看台灣未來房市的發展-兼論這時候該不該買房?
這篇文章,筆者將以最淺顯的方式和全局的視角,來探討台灣房市的現況,並對台灣房市的未來發展提出個人觀點。 現在的房子供過於求? 根據內政部統計通報最新發布,二○一一年年底,屋齡二十年以內的住宅占比約四十三%,但到了二○二一年底已跌破二十四%,至於四十年以上老屋占比,則從十二%拉高至近三十二%,十年大增近二十%。 內政部公布2022年第2季我國房屋稅籍住宅類數量為901萬7069宅,較2
內卷、內耗+躺平的當下 你應該怎麼做?
選對投資標的 未來才有致富契機 現在社會的兩大問題,第一是「內卷」,第二是「內耗」。另一件是攸關年輕人的「躺平」。 內卷是對外的,內耗是對內的。其實這兩者也是資訊時代的必然結果,因為資訊太透明了,管道太公開了,所以大家的利潤空間就愈來愈少,甚至沒有了。年輕人面對這樣的狀況覺得無助、奮鬥無望,而開始選擇放棄(躺平)。 戰略戰術的選擇 決定了一個人的財富人生 在這樣的情況下,戰略戰術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這兩年可能是投資抄底好時機
(編按:在物價通膨高漲的時代,每個人都應有正確的理財觀。「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不是口號,而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要學習與執行的必修課。然而,我們在學校的教育與家庭生活,極少實際學習投資理財,等出社會工作後,才驚覺投資理財的重要,但沒有正確的知識,遇到各種詐騙與失敗。ETtoday雲論為服務讀者,邀約專業人士撰文解惑,提供正確理財觀念,讓財商成為年輕人的核心素養。) 資本寒冬時代,現金為王的呼
建商、銀行看法分歧!彰銀估房價Q4反轉 國建稱要跌很難
今年各方利空消息衝擊房市,國泰建設(2501)、彰銀(2801)昨(21)日舉辦法說會,針對房市前景做出分析,雖然彰銀認為房價有機會在今年Q3見頂後,於Q4反轉走低,但國建則看好房價有撐,不易下跌。 房市持續降溫 彰銀估Q4反轉走低 彰銀指出,受到本土疫情、各國啟動升息等因素影響,國內房市買氣已有降溫,前 10月6都買賣移轉棟數約20.5萬棟,比去年同期下滑4.4%,且除了8月之外,六都
房地產會因「這困境」而崩盤?胡偉良:威力同中國「三條紅線」
中國政府的「三條紅線」政策搞垮了中國的房地產業。這正是我們的前車之鑒,這些措施如果不儘速改變,後果令人憂心。 近期金融機構對建設開發業者(建商)的放款日趨嚴苛,甚至無錢可貸。 當下的貸款困境? 由於銀行法第72條之2的限制,使得銀行在有限的資金部位下「難以交替」。亦即過去已取得貸款的舊建案,因工期延長,在無法完工交屋取得客戶的房款的情況之下,建商無法如期還款,銀行也因而無法再受理新的
負債即財富 富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很多富人都具備經濟意識,早早地就把自己的錢,轉化成了房子、黃金、基金,通膨來臨時,這些東西的價值會隨通膨一起上漲,就等於讓錢在通膨中裝上了護甲和大炮。 每一次的通貨膨脹,都是一次社會財富的再分配,貧富差距也在這一次分配中被不斷拉大。 問你一個問題,如果有兩個人,1個手上擁有300萬資金,1個擁有3,000萬資金,通膨發生,誰的損失最大? 我相信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第二個人更虧,因為第二個
銀行祭管制令防爛尾樓? 反成建商倒閉潮禍源
前兩天,傳出所謂行庫的最新「五大管制令」,其中第3條表面上雖說是針對「先建後售」的建案,建商必須先將5成的自備款部分撥入銀行的專戶,銀行才願撥款。根據銀行及建商反應,不少金融機構紛紛跟進,擬將該項規定擴大到所有的預售案件,果若如此,那災情將不堪設想。 銀行雨天收傘 恐使建商倒閉 行庫表示,這也是在檢視建商把建案做到完工的財務實力和抗壓性。行庫也說明,現在建商面臨的風險比以前更大,最主要在
行庫祭五大禁令防爛尾樓 建商足夠資金是關鍵
近期為了消減爛尾樓危機,國內大型行庫祭出「五大禁令」管制土建融。這五大管制令,包括: 1、不論是建造人或是建案本身的土地,兩者都必須作銀行信託 目的:要求同一個建案內的所有土地都必須辦理土地信託,用意在確保建案不致因未做信託的土地遭到查封、處分,而使整個建案的進行受到影響。 可行性:合理、可行。 2、建商必須和銀行所指定的建經公司簽署「續建承諾」 目的:在確保建案的開發商因故
房市已經分化不再普漲普跌 也會在預售屋、新成屋、中古屋間有所不同
首先,我要告訴讀者,看房地產要學會看本質,否則一定會被各種不同的論點、數據搞得滿頭霧水,無所適從。 也感嘆台灣的大多數所謂「學者、專家」真的只是浪得虛名,有些只是一味套用自己過去學來的「陳舊招式」縱橫房產市場,數十年如一日亳無進步,也沒有意識到時代早已變了,現在的環境和過去早已不同;好在,近期也有一些中生代和年輕的學者比較務實,不再自以為是;另外有些只憑著在業界待過幾年基層的經歷,具備一些基本知
房子愈來愈難賣 但房價卻一直居高不下 這是什麼原因呢?
2020年以後,因為政府的一連串打房措施,導致房價上漲趨勢放緩,購房者買房的熱情也因此下降,房子的投資屬性大大降低,居住屬性則有所提升。 依筆者觀察,當前的房市已經有點到達“強弩之末”,就算房價目前還在上漲,可是買的人變少了。那麼未來房地產是否會像過去一樣持續上漲,讓大家瘋狂搶購呢? 房地產行業的轉折點是否已經到來?為什麼房子愈來愈難賣,但房價卻一直居高不下呢? 我認為,目前房子賣不
留房選「這方式」小孩減稅又享大坪數?數據說話了...專家反揪致命傷
近日有網友於PTT的《home-sale》板上以「房子租人再跟別人租房」為題發文,他好奇詢問,有沒有人是買了房才發現沒有很喜歡,於是乾脆把房子租出去,自己再找喜歡的租屋居住?殊不知問題一出,不少網友竟紛紛大推此做法! 原PO好奇道,「不知道這樣的人多不多?買了房子但卻發現不夠喜歡,所以出租給別人,再自己去租喜歡的住所」,並指出此做法雖然有點麻煩,但至少不用頻繁交易換物件,似乎是個好辦法。
2022下半年起房市交易量縮 房價將出現三種不同局面 請對號入座
近期受到全球抗通膨的影響,各主要央行紛紛啓動緊縮貨幣、調漲利率措施,全球股市大跌,由牛(市)轉向熊(市),引發停滯性通貨膨脹(失業及物價持續上漲,但經濟卻不成長),甚至導致經濟衰退。 貨幣緊縮、利率調漲下,經濟下行勢不可免,各國政府的應變舉措也會影響到該國的經濟走向,應變不好的走向硬著陸(經濟崩壞);應變適當的則走向軟著陸(經濟小幅收縮,但通貨膨脹受到抑制)。 在兩種不同情況下,房市的表
胡偉良/實價登錄不是先行指標 引發恐慌大可不必
預售屋的房價引發了更多的觀望,而中古屋的房價的抗性(觀望)則比預售屋來得小。 最近屢屢看到據台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彙整單月份的實價登錄資料,歸納20至70坪住宅的成交量與「中間價」房價,並據此做出一些所謂的「趨勢解讀或預測」。然而,這種「籠統、一刀切」的解讀,不僅有誤,還會產生嚴重的誤導。 內政部時價登錄系統更新速度慢 已發生的「落後指標」 不久之前,該公會曾彙整8月份實價登錄,表示
胡偉良:台灣房市已走向「量跌」、「分化」格局
據統計,今年8月份預售屋的交易量只有去年高峰的2成,比例上的差異,似乎顯示預售屋的房價引發了更多的觀望,而中古屋房價的抗性(觀望)則比預售屋來得小。 美聯儲「暴力」加息、緊縮貨幣抗通膨下,除了造就美元的越發強勢外,全球經濟應聲而倒,全球股災不斷,經濟成長面全面下修,大部分國家因而步入停滯性通膨,甚至衰退,而資産價格當然也不可避免向下修正。 台灣也不例外,縱在政府國安基金出面護盤下,股市還
買房「不自住」反倒去當租客? 專家示警:10年前的邏輯
近日有網友於PTT的《home-sale》板上以「房子租人再跟別人租房」為題發文,他好奇詢問,有沒有人是買了房才發現沒有很喜歡,於是乾脆把房子租出去,自己再找喜歡的租屋居住?殊不知問題一出,不少網友竟紛紛大推此做法! 原PO好奇道,「不知道這樣的人多不多?買了房子但卻發現不夠喜歡,所以出租給別人,再自己去租喜歡的住所」,並指出此做法雖然有點麻煩,但至少不用頻繁交易換物件,似乎是個好辦法。
房市暴冷!「這款房」價格恐打回原形
根據實價登錄資料顯示,今年房市無論是預售屋或中古屋都呈現量縮趨勢,但預售屋受影響狀況明顯更加嚴重。 以雙北為例,去年10月北市預售成交556戶,今年7月只剩下110戶,交易量只剩高峰期的2成;然而去年10月新北中古屋成交3031戶,到了今年7月只剩4成5的交易量,成交1374戶。 專家認為,兩者比例上的差異,似乎顯示預售屋的房價引發了更多觀望,而中古屋的房價抗性則比預售屋來得小。 房
年輕人躺平等繼承 新房賣不動 老屋改建成趨勢
這幾年房價飆漲到一般人難以負擔,年輕網友甚至喊出「下輩子投胎不要在台灣」,紛紛以「躺平」、「不想努力了」來面對買房的問題。 專家坦言,現在年輕人若沒有長輩支持根本買不起來,因此想繼承的人增多,也使老屋改建成為未來房市發展新趨勢。 買房痛苦加劇 年輕人直接躺平 根據最新公布今年第2季的全國房價所得比、即「購屋痛苦指數」,全國達9.69倍,等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到房,又以台北市16.17
黃金地段有爛尾樓? 原物料上漲加缺工 北市危老建築開工又停擺
隨著近年原物料和營建成本不斷上漲,也讓原本就難以推行的「都更危老案」進展更加落後,根據北市政府建管處的今年9月的「六都危老重建計畫統計數據」顯示,北市危老核准件數有726件,申請開工281件,開工率不到40%!專家表示,成本上升和缺工等問題讓建商選擇停工,未來恐怕市場會有更多爛尾樓! 這棟坐落在北市松江路上的一棟老建築,外觀水泥牆和紅磚瓦大片剝落,夾擊在即將動工的大樓中間,不過像這樣的難以進
開工就虧!小建商哭喊「明年倒閉更嚴重」 專家揭罪魁禍首
近來地震頻頻,搖出老屋改建商機,不過,記者調查,原物料飆漲,開工即虧本,不少都更案的營建業者「以拖待變」,拖不過的就全案轉手,「以往一年頂多1至2件同業盤案,今年大概有10來件,甚至20件」,「小建商在這波成本飆漲中被逼得快『絕跡』,明年倒閉潮恐怕更嚴重!」 18個月開工成禍首 危老都更成重災戶 每年經手總銷超過1500億元、40多個建案銷售的國內代銷龍頭海悅國際總經理王俊傑指出房價高漲
都更拖字訣2/地主、建商拔河賽互不退讓 改建合約也能放到過期不蓋
原物料飆漲及升息夾擊下,全台都更危老合建案的建商與地主,正陷入一場「重新協調」的拉鋸戰。不少業者告訴CTWANT記者,「現況是很多都更危老案核准後不拿建照,拿了建照不開工,開工後慢慢做,真正核准到開工不到5成,尤其是雙北市。」 「3年前談的都更案,原本打算興建地上30層地下5層的SRC建築,估算造價是18~20萬/坪,現在發包可能要來到28~30萬/坪,成本漲了40~45%,但是售價漲的有限
房地產隨便買就會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雖然現在整個社會和各個階層,透過現實的行業情況和房市趨勢,已經清楚意識到被房地產深度綁架的危害,但是在可預見的、不算短的時間週期裡,我們的經濟仍然還得依靠房地產來護航,度過經濟危機。 說尾大難掉也好,或者說是積重難返,房地產行業生成的危害,最理想的解決方式,就是軟著陸,用溫和的手段來達成穩定目的。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這篇文章將從五個全新的角度,和各位讀者朋友聊一聊關於未來房產投資的觀念和方向
年輕人躺平不買房 房價會慢慢跌下來嗎?
雖然現在整個社會和各個階層,透過現實的行業情況和房市趨勢,已經清楚意識到被房地產深度綁架的危害,但是在可預見的、不算短的時間週期裡,我們的經濟仍然還得依靠房地產來護航,度過經濟危機。 說尾大難掉也好,或者說是積重難返,房地產行業生成的危害,最理想的解決方式,就是軟著陸,用溫和的手段來達成穩定目的。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這篇文章將從五個全新的角度,和各位讀者朋友聊一聊關於未來房產投資的觀念和方向
「房價每漲10%,生育率跌1.5%」他以美國房產報告為例:買房確實影響生孩子
雖然現在整個社會和各個階層,透過現實的行業情況和房市趨勢,已經清楚意識到被房地產深度綁架的危害,但是在可預見的、不算短的時間週期裡,我們的經濟仍然還得依靠房地產來護航,度過經濟危機。 說尾大難掉也好,或者說是積重難返,房地產行業生成的危害,最理想的解決方式,就是軟著陸,用溫和的手段來達成穩定目的。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這篇文章將從五個全新的角度,和各位讀者朋友聊一聊關於未來房產投資的觀念和方向
房市進入買方市場 預售屋和成屋房價將分道揚鑣
2022年起,在全力對抗通貨膨脹下,各國央行開始緊縮貨幣、調漲利率,從而導致經濟走弱,加上我國政府持續嚴打炒房,使得房市交易急轉而下,由2021年的「賣方市場快速轉變成買方市場」,市場買氣瞬間轉為觀望,下一步房市、房價到底會怎麼走? 近期坊間有太多「專家、學者」現身,對當今房市評頭論足,以現況預測未來,幾乎所有的說法都是「房價會下跌」,「房市進入空頭」,但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前幾天公布的
年輕人買不起房,父母要將房產提前轉移,還是讓子女繼承比較妥當?
根據內政部的全台房屋繼承、拍賣及贈與移轉量顯示,這10年來今年全台房屋贈與移轉總數大致持平(全台大致都在4.4萬戶上下,110年隨著房價向上,「法拍數減少」,「繼承數量則逐年則持續增加」。 從近期的發展情形可以看出來下列幾個現象: 1.房市過去10年沒有惡化,淪為法拍的房產從100年起即逐年遞減,104年起呈穩定狀態,「110年房價飆漲,法拍數量更減」。 2.贈與數量從100年起即逐
人口紅利2028年結束,台灣走向少子化、老齡化,現在買房會套在高點嗎?
內政部甫公布了2021年的台灣人口統計,人口數為2337萬5314人,比2020年的2356萬1236人,減少18萬5922人,全年出生數為15萬3820人,死亡人數為18萬3732人,出生數比死亡數少了29912人,是連續2年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數,呈現負成長,國發會推估今年總生育率降到0.89人,創歷史新低。預估出生數約13到14萬人,較去年減少1到2萬人。 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3年後,20
關於房地產投資的五個全新觀點
雖然現在整個社會和各個階層,透過現實的行業情況和房市趨勢,已經清楚意識到被房地產深度綁架的危害,但是在可預見的、不算短的時間週期裡,我們的經濟仍然還得依靠房地產來護航,度過經濟危機。 說尾大難掉也好,或者說是積重難返,房地產行業生成的危害,最理想的解決方式,就是軟著陸,用溫和的手段來達成穩定目的。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這篇文章將從五個全新的角度,和各位讀者朋友聊一聊關於未來房產投資的觀念和方向
2022下半年起房市交易量縮 房價將出現三種不同局面 請對號入座
近期受到全球抗通膨的影響,各主要央行紛紛啓動緊縮貨幣、調漲利率措施,全球股市大跌,由牛(市)轉向熊(市),引發停滯性通貨膨脹(失業及物價持續上漲,但經濟卻不成長),甚至導致經濟衰退。 貨幣緊縮、利率調漲下,經濟下行勢不可免,各國政府的應變舉措也會影響到該國的經濟走向,應變不好的走向硬著陸(經濟崩壞);應變適當的則走向軟著陸(經濟小幅收縮,但通貨膨脹受到抑制)。 在兩種不同情況下,房市的表現將
通膨、升息、打炒房下 這個時候還該不該買房?
最近房市交易暴跌,伴隨著不少對房市、房價的「評頭論足」,像是:近期房價會跌?這個時刻該不該買房? 其實坊間的一些評論者,他們對房地產的認識大多僅止於表面,只是「紙上談兵」,對於房產的「本質」大多沒有真正的「參透」,所以他們的看法往往不夠全面,造成「以管窺天」,或拘泥於「短期現象」,以致於「以偏概全」。 因此我建議對這些言論只宜聽聽,當做參考就好,千萬不可照單全收。 通膨、升息、打炒房下
Q4預售屋爆8000億天量,房價將走跌?胡偉良提出4點觀察
近期有關房市走向的臆測不絕於耳,有的是引用了局部的經濟數據去做臆測,有的是根據當前的一些市場現象就做推斷,更有甚者,根本就是憑個人感覺,語不驚人死不休,當茶餘飯後的閒談資料也就罷了,民眾萬萬不要拿來當自己買房的決策依據,否則可能因此做錯判斷。 1\. 民眾對預售屋房價的預期心理 近期的調查顯示民眾對房價的上漲預期確實已有改變,政府的的打炒房措施固然會對民眾的炒房產生扼阻,但大家也都知道這幾
地震發生在大台北為何傷害更大?胡偉良:共振效應外還有「這項缺陷」
因為台北是一個盆地,盆地邊緣為堅硬地盤,內部是鬆軟的沉積層,當地震波進入沉積盆地,能量遇到堅硬的岩層,便被反射並限制在盆地內來回震盪,延長震動持續時間(果涷效應)。 此外,鬆軟的沉積物像較無力的彈簧,所以當地震波傳入盆地時,鬆軟的土層還會將震波放大2至3倍,因此會感覺搖得比較久且晃動程度較明顯(場址效應)。此時若再遇上建築物的振動頻率與地震頻率一致,更將使建築物産生更大的搖動。 盆地效應所
台灣單人家戶快速成長,胡偉良:當高房價及獨居成為趨勢,小宅化已成為必然
台灣當前全國戶籍戶數呈現逐年增加,由民國99年底至110年6月底止,11年來增加了100萬戶,每年平均增幅達1.03%,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今年1月平均每戶人口數量再創歷史新低,僅剩下2.59人。 近期社會有一個日趨流行的現象,就是全世界的獨居例都在持續增高,根據相關的統計,韓國的獨居率在 2016 年時即已逼近 40 %,而在 2015 年,西班牙和英美等更多國家的獨居率也已超過 2

大通脹和資產泡沫下,財富縮水浪潮來襲,胡偉良:2022年賺錢會更難
世界銀行預測, 2022 年全球經濟將下滑 2.9%。全球經濟進入一個「比爛」的時代。世界銀行預測, 2022 年全球經濟將下滑 2.9%。全球經濟進入一個「比爛」的時代。 大通脹和資產泡沫下,財富縮水浪潮來襲,胡偉良:2022年賺錢會更難 疫情初期為刺激經濟,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紛紛實施極度寬鬆政策,「直升機撒錢」模式下流動性如洪水滔天。過去長達 10 年的寬鬆貨幣政策已使金融政策的操作空間變

下定決心買房可儘早入手!胡偉良:6 種愈來愈值錢的「黃金屋」
在政府積極打炒房下,買房的熱潮開始降低,現在入手買房的人,比起之前匆忙購房,已經不再著急,而且有了許多新要求。例如要住得舒服、採光要好,除了這些基礎要求之外,也開始考慮房子的潛在價值,比如未來能否升值。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覺得下列這 6 類房子將愈來愈「值錢」,對於已經下定決心買房的可以儘早入手。 下定決心買房可儘早入手!胡偉良:6 種愈來愈值錢的「黃金屋」 公園房稀缺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

房價太高影響年輕夫婦生育意願?胡偉良:台灣生育率已居全球最低,甚至引發國安危機
從高房價看房價與少子化的因果,「在生活成本本來就高的大城市,年輕夫婦的生育積極性更容易受到房價的影響。」一份美國調查報告指出:房價平均每上升10%,生育率就會下降1.5%,換房的成本對美國很多年輕家庭來說,已經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房價太高影響年輕夫婦生育意願?胡偉良:台灣生育率已居全球最低,甚至引發國安危機 這句話看來像是一句玩笑,但是房價太高,真的會影響年輕夫婦的生育意願嗎?不敢生小孩

韭菜都不想長了……前人高價位接盤買房,下一代年輕人買不起了
這兩年房子賣不動了,很多人以為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形成房地產困局,其實並不全然。當今的房價太高了,若沒有家中長輩的支持,年輕人根本買不起,不要說是頭期款,連30年的分期銀行房貸都漸漸的付不起了。 韭菜都不想長了……前人高價位接盤買房,下一代年輕人買不起了 買房抗通膨,但房貸也帶來通膨 這20年來,房子成了民眾唯一抵禦通脹的資產,但你可能不知道,這個通脹正是房子貸款帶來的! 大家可能都知道通

全球金融環境趨緊 房價短期內難再飆漲
人口、土地、金融是影響房價走勢的三個主要因素。並且和時間有關,而且在不同時段的房價走勢,其實是由不同因素所決定。 全球金融環境趨緊 房價短期內難再飆漲 2003年以來,房價連年上漲,已衍生大多數民眾買不起房的惡果,政府也開始介入房地產的管控,2020年下半年起在全球貨幣大放水下,引發各國通貨膨脹和資產的大幅上漲,2022年在通膨一發不可收拾的情勢下,各國央央行紛紛採取升息縮表的對抗措施,台灣的

中南部房價暴漲! 央行豪宅限貸應向上調整
伴隨興建成本上漲,中南部房價激漲,「房價愈低的地區,受興建成本上漲的影響幅度愈大」。 中南部房價暴漲! 央行豪宅限貸應向上調整 為抑制房市炒作風氣,中央銀行幾年前即對全國「豪宅」祭出貸款成數限制,近期更將貸款成數提升到最高四成,以管制民眾利用貸款購買高價豪宅。央行表示執行房市管制是為了控管銀行信用風險,避免購屋者過度使用財務槓桿,及防止建商「引用」豪宅價格做攀比,借機拉抬當地的房屋售價及掀起炒

中共軍演下房市 增加收入把握買房時機
興建成本上漲已不可逆,「期望房價走跌或低價買房」根本不切實際。既然房屋的成本下降難解,那就只能從「增加收入」和「把握買房時機」去著手。 中共軍演下房市 增加收入把握買房時機 中共軍演下2022年之後的房市會怎麼走?剛需族怎麼做? 2022年下半年開始,全省部分地區的房價出現回落、調整,有些人認為房市反轉了,甚至市場上開始出現崩盤、降價、抄底等論調……。 上週裴洛西訪台,更導致中共在台海

選對產業再生錢 成功的投資是自己摸索出來的
前一篇文章〈內卷、躺平時代 年輕人怎麼做才能脫穎而出〉談到年輕人在人生的第一個財富階段,努力的目標應該在「投資自己、充實自我」。 選對產業再生錢 成功的投資是自己摸索出來的 選擇有前景的產業至關重要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普通人,無論是從事體力還是腦力性質的工作,都算是勞工,都是受薪者;雖說職業無貴賤,但是基於現實的分工不同,不同的職業其收入水準也會不同,作為普通人,對於職業類別的選擇和工作專

內卷、躺平時代 年輕人三階段實現買房夢
內卷、躺平時代 年輕人三階段實現買房夢 據報載,前不久,副總統賴清德到成大與學生座談,談未來世界將面臨的挑戰,並當場線上調查學生未來想做什麼,結果有42%學生想要做「躺平族」,讓他很傻眼。成大一向以校風純璞、務實著稱,尚且如此,其他可想見一般。 近期在年輕人間流行有關工作的兩種說法,一是「內卷」,二是「躺平」。 內卷是對外的,指的是努力無限上綱,沒有盡頭。「內捲」(Involution)

房價短期不會飆漲 現在是買房好時機嗎?
未來的房地產還能投資嗎? 房價短期不會飆漲 現在是買房好時機嗎? 2003年以來房價連年上漲,已衍生大多數民眾買不起房的惡果,政府也開始介入房地產的管控,2020年下半年起在全球貨幣大放水下,引發各國通貨膨脹和資產的大幅上漲,2022年在通膨一發不可收拾的情勢下,各國央行紛紛採取升息縮表的對抗措施,台灣的房市交易量開始出現銳減現象,作為手頭還有一定量閒錢的潛在買房族,現在還有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機

全球房價都在漲 房產反映貨幣現象
2020年以來房價為什麼會大漲?近期的全球升息抗通膨下又將如何呢? 全球房價都在漲 房產反映貨幣現象 房價基本上反映了貨幣現象 疫情下,全球經濟陷於停頓,以美國爲首的先進國家為了挽救經濟、提升就業機會,發動了無限制的貨幣寬鬆政策,貨幣大放水的結果,造成了通貨膨脹,也衍生了資産價格的上漲。這是房價上漲的「拉力」。 審視全球房價在疫情期間的變動情形,不難發現全球房價都在上漲,並且先進國家的

「隨買即賺」時代已過 首購族入手正是時候!
「隨買即賺」時代已過 首購族入手正是時候! 2022年起,在全力對抗通貨膨脹下,各國央行開始緊縮貨幣、調漲利率,從而導致經濟走弱,加上我國政府持續嚴打炒房,使得房市交易急轉而下,由2021年的「賣方市場快速轉變成買方市場」,市場買氣瞬間轉為觀望,下一步房市、房價到底會怎麼走? 近期坊間有太多「專家、學者」現身,對當今房市評頭論足,以現況預測未來,幾乎所有的說法都是「房價會下跌」,「房市進入空

如果你已經完成了買房準備 現在是下手的時機嗎?給想買房的人幾個良心建議!
如果你已經完成了買房準備 現在是下手的時機嗎?給想買房的人幾個良心建議! 讓很多年輕人痛徹心扉:那些年追不上的房價,接下來會不會連房租都追不上了呢? 近期都會區的房屋租金確實是漲了,而與房租上漲相對應的,卻是全省部分地區的房價出現回落、調整,有些人認為房市反轉了,甚至市場上開始出現崩盤、降價、抄底等論調…。 於是,一個很現實的選擇擺在所有人眼前:這時候該保持觀望繼續租房呢?還是趁機抄底買

嘉佳週報/2022/8/1-8/7
嘉佳週報/2022/8/1-8/7 非凡新聞/小建商資金斷鏈「盤售」增5成!市場恐大者恆大 自從央行實施土融限貸令以來,建商又遇上營造成本高漲,已經出現許多小型建商資金斷鏈的狀況;有建商透露,目前市場上已經有許多小建商盤售手中都更案、合建案,還較以往多出五成至一倍。更強調此情形持續下去,接下來不僅消費者房屋選擇性變少,恐怕會出現中大型建商壟斷市場的現象。 原文出處:https://reurl.c

嘉佳週報/2022/7/23-7/29
嘉佳週報/2022/7/23-7/29 工商時報/兩指標 大型行庫看淡房市 兩大指標效應,年底前房市表現恐不樂觀。根據指標大型行庫最新評估報告,全體國銀的房貸餘額與建融雖然繼續創新高,但這兩大指標的成長率,卻雙雙趨緩,使得大型行庫對年底之前的房市前景更加保守看待,並認為不論供給方或需求方,都已明顯「降溫」。 原文出處:https://reurl.cc/GEV97d > 蘋果新聞網/連15季亮

嘉佳週報/2022/7/15-7/22
嘉佳週報/2022/7/15-7/22 經濟日報/雙重夾擊 台灣升息壓力遽增 彭博資訊報導,由於亞洲一些央行已經加速緊縮貨幣政策,使其他「鴿派」央行同時承受國內通膨升高及貨幣貶值的壓力,政策立場備受考驗,包括台灣央行在內。 原文出處: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26/6466843 > 中國時報/北台灣預售房價前六名 全落新竹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4

嘉佳週報/2022/7/8-7/14
嘉佳週報/2022/7/8-7/14 自由時報/這原因讓危老降溫 北市重回都更開發 根據北市建管處公布最新資料顯示,北市危老已經審核通過683案,統計今年上半年累計通過核准的案件北市共66件,而去年全年有210件,前年高峰則有296案,今年核准數量已經明顯呈現量縮。 原文出處: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14328 > 中國時報/國安基金備5000億護

嘉佳週報/2022/7/1-7/7
嘉佳週報/2022/7/1-7/7 自由時報/中央鼓勵危老重建 修法延長容獎時程 新增規模獎勵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自106年公布施行以來,截至今年6月底,5年來累計受理3052案重建計畫申請,已核准2313件、1014件已申報開工,案量穩定成長。內政部營建署表示,為鼓勵危險老屋重建,行政院今年3月已核定,地價稅、房屋稅等稅捐減免延長至116年5月11日止,中央將持續攜手地方積極

嘉佳週報/2022/6/24-6/30
嘉佳週報/2022/6/24-6/30 自由時報/中央鼓勵危老重建 修法延長容獎時程 新增規模獎勵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自106年公布施行以來,截至今年6月底,5年來累計受理3052案重建計畫申請,已核准2313件、1014件已申報開工,案量穩定成長。內政部營建署表示,為鼓勵危險老屋重建,行政院今年3月已核定,地價稅、房屋稅等稅捐減免延長至116年5月11日止,中央將持續攜手地

房市臆測語不驚人死不休 到底房價會跌嗎?
房市臆測語不驚人死不休 到底房價會跌嗎? 近期有關房市走向的臆測不絕於耳,有的是引用了局部的經濟數據去做臆測,有的是根據當前的一些市場現象就做推斷,更有甚者,根本就是憑個人感覺,語不驚人死不休,當茶餘飯後的閒談資料也就罷了,民眾萬萬不要拿來當自己買房的決策依據,否則可能因此做錯判斷。 1、民眾對預售屋房價的預期心理 近期的調查顯示民眾對房價的上漲預期確實已有改變,政府的打炒房措施固然會對民

台灣已進入地震活躍期 地震災損會遠超想像尤其是台北
台灣已進入地震活躍期 地震災損會遠超想像尤其是台北 這幾天台東又發生地震了,按照長期平均統計,台灣每年芮氏規模6以上地震約2.3至2.5個,尤莫9/18池上規模6.8的強震更是今年截至目前最強震,到目前已出現超過數十起的餘震,這些現象提醒我們,台灣可能進入地震活躍期。 2016年2月6日的南台地震、2018年2月6日的花蓮地震都帶來了不小的人命傷亡和財物損失,發生地震的當下,民眾無不心驚膽跳

地震如果發生在大台北地區,為什麼造成的傷害會更大?
地震如果發生在大台北地區,為什麼造成的傷害會更大? 因為台北是一個盆地,盆地邊緣為堅硬地盤,內部是鬆軟的沉積層,當地震波進入沉積盆地,能量遇到堅硬的岩層,便被反射並限制在盆地內來回震盪,延長震動持續時間(果涷效應)。此外,鬆軟的沉積物像較無力的彈簧,所以當地震波傳入盆地時,鬆軟的土層還會將震波放大2倍~3倍,因此會感覺搖得比較久且晃動程度較明顯(場址效應)。此時若再遇上建築物的振動頻率與地震頻

關於房地產投資的五個全新觀點
這時候是剛需準備進場的好時機,但房市可能不再適合投資、投機了? 大家都知道買房最好的時機是買在底部,而往後這兩年可能就是「底部」了,現在不保握買房時機,可能會錯過絕佳機會。 胡偉良認為,這兩年會是未來十年房價的最低點,如果你是剛需卻還猶豫著該不該買房,日後很可能為此後悔。 胡偉良認為,窮人之所以窮,一是沒有眼光,二是沒有勇氣。 除了要有眼光,也要有足夠的勇氣,在大家都不看好房地產的時候抄底,

這時候是剛需準備進場的好時機,但房市可能不再適合投資、投機了?
這時候是剛需準備進場的好時機,但房市可能不再適合投資、投機了? 大家都知道買房最好的時機是買在底部,而往後這兩年可能就是「底部」了,現在不保握買房時機,可能會錯過絕佳機會。 胡偉良認為,這兩年會是未來十年房價的最低點,如果你是剛需卻還猶豫著該不該買房,日後很可能為此後悔。 胡偉良認為,窮人之所以窮,一是沒有眼光,二是沒有勇氣。 除了要有眼光,也要有足夠的勇氣,在大家都不看好房地產的時候抄底,

胡偉良觀點:房價上漲、政府嚴打炒房下,我們還該不該買房?
房價上漲、政府嚴打炒房下,我們還該不該買房? (圖/取自pexels) 過去這兩年多,大量資金流入造成貨幣貶值、供應鏈卡關造成商品供不應求,由此衍生通貨膨脹,而房地產恰是抗通膨的最佳工具,因此引發了民衆的買房熱潮,而且漲幅都相當驚人,甚至連最少炒房的德國都不例外。 疫情後,國際原物料價格不斷上揚,不只鐵礦砂價格創下歷史新高、銅的期貨價突破2011年以來新高點,就連運送原物料的波羅地海乾貨運價

胡偉良/經濟進入比爛時代 學富人拿錢出來與泡沫共舞
經濟進入比爛時代 學富人拿錢出來與泡沫共舞 (圖/東森新聞) 世界銀行預測, 2022 年全球經濟將下滑 2.9%。全球經濟進入一個「比爛」的時代。 疫情初期為刺激經濟,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紛紛實施極度寬鬆政策,「直升機撒錢」模式下流動性如洪水滔天。過去長達 10 年的寬鬆貨幣政策已使金融政策的操作空間變小,利率徘徊在零附近,歐美國家經濟體陷入貨幣經濟學的「黑洞」。 全球瘋狂印鈔 催生史上最大泡

年輕人買不起房怎麼辦?年輕世代想靠繼承擁房可行嗎?
年輕人買不起房怎麼辦?年輕世代想靠繼承擁房可行嗎? (圖/好房網News記者李彥穎攝) 筆者在工作上(筆者是房地產業者)發現,現在的80世代年輕人多半自覺買不起房,很多想透過繼承來擁有房產,但是問題是他們的父母都還健在,離可以繼承的時間還很久,反倒是他們父母都願意把他們自己從父母處繼承來的老房子,移轉給兒女,只是這些祖父母輩遺留下來的房子多半是老舊的房子,這些房子的安全性、居住性都不理想,在市

胡偉良/中共軍演下房市 增加收入把握買房時機
中共軍演下房市 增加收入把握買房時機 (圖/記者陳建宇攝) 中共軍演下2022年之後的房市會怎麼走?剛需族怎麼做? 2022年下半年開始,全省部分地區的房價出現回落、調整,有些人認為房市反轉了,甚至市場上開始出現崩盤、降價、抄底等論調……。 上週裴洛西訪台,更導致中共在台海展開軍演,緊張的情勢震憾全球,反而只有我們台人好整以暇的「不為所動」,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先回頭看看1996年的導彈危機,

未來最有價值的黃金屋是那些?
未來最有價值的黃金屋是那些? 我們經常能聽到有專家說,過去這些年,伴隨著我國房地產不斷突飛猛進發展,很多城市的房價都翻了幾番,因此閉著眼睛買房都可以“躺賺”。更有甚者直言,買房才是積累財富的最佳手段,不管到任何時候,普通人最好的投資方式就是買房。根本原因是,房地產和經濟深度捆綁,不管到什麼時候,房地產都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投資買房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正是由於這種觀點的興起,過去這些年

好房網/買房、租屋都遭殃!研究顯示「房價影響生子」…專家示警「最慘下場」曝重擊時間
買房、租屋都遭殃!研究顯示「房價影響生子」…專家示警「最慘下場」曝重擊時間 (圖/好房網News記者唐主桂攝) 少子化、高齡化造成的人口負成長一直是我國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生不如死」早已是常態,失衡的人口結構問題迫在眉梢,根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台灣人口數已連續2年呈現負成長,不論是粗結婚率或是新生兒數同創歷史新低紀錄;且今年上半年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年增9%,死亡人數逐年增加;這樣的現象

東森新聞/胡偉良:台海軍演沒在驚 國人淡定之餘還敢買房嗎?
台海軍演沒在驚 國人淡定之餘還敢買房嗎? 2022下半年開始,全台部分地區的房價出現回落、調整,有些人認為房市反轉了,甚至市場上開始出現崩盤、降價、抄底等論調……。上週裴洛西(美國眾議院議長,Nancy Pelosi)訪台,更導致大陸在台海展開軍演,緊張的情勢震憾全球,反而只有我們台人好整以暇的不為所動,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先回頭看看1996年的導彈危機,源自先總統李登輝在美國康乃爾大學(Co

好房網/湊齊300萬頭期款...同事一句「3年後買更爽」勸退 鄉民譏:問他等多久了?
湊齊300萬頭期款...同事一句「3年後買更爽」勸退 鄉民譏:問他等多久了? (圖/取自pixabay) 根據內政部日前公布最新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全國的房價所得比再度創下歷年新高,來到9.58倍,購屋族痛苦指數暴表,加上通膨壓力持續升高,令不少想買房的人遲遲不敢下手,深怕一不小心買到房價的最高點。 一名有意願買房的網友在PTT表示,近期終於湊齊300萬元的頭期款,在中部看了4、5套總價120

台灣單人家戶快速成長,胡偉良:當高房價及獨居成為趨勢,小宅化已成為必然
台灣單人家戶快速成長,胡偉良:當高房價及獨居成為趨勢,小宅化已成為必然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patrickperkins 台灣當前全國戶籍戶數呈現逐年增加,由民國99年底至110年6月底止,11年來增加了100萬戶,每年平均增幅達1.03%,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今年1月平均每戶人口數量再創歷史新低,僅剩下2.59人。 近期社會有一個日趨流行的現象,就是全世界的獨居例都在

選擇有時候比努力更重要5個關於買房的小故事
文/胡偉良 有個朋友這麼說:這麼多年,很多人騙過我,現在看來,惟獨房產仲介沒騙過我,當年仲介告訴我,買房一定不會後悔,直到今天來看,這句話似乎還是對的。 1,過了這個村,再沒這個店 “等我股票回本了,就跟你離婚。”他淡淡地說。 聽完後,她的心裡暖暖的,她想,這大概是最海枯石爛的承諾。 “等房價跌了,我就買房和你結婚。”他暖暖地說。 聽完後,她的心裡涼涼的,她想,這大概是最婉轉的分手了。 選擇

房市涼了!專家預測「10年低點」將至投資、投機割不到韭菜
新居住時代 企劃編輯2022.09.01 房市涼了!專家預測「10年低點」將至投資、投機割不到韭菜 房市買氣冷颼颼,日前國泰金控針對8月國民經濟信心做調查,賣房意願指數首現反彈,從-17.4上升至-12.6;買房意願卻創2017年7月以來新低,指數從-57.9再微幅下降至-58,顯現通膨、高房價、升息等多重因素影響之下,民眾仍保守觀望。 「買在低點」是股市亙古不變的好時機,房市亦是如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