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覽
Articles
台北市30年老公寓佔7成,房價幾乎原地踏步!胡偉良曝3大關鍵原因,難怪年輕人都改買大樓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風傳媒 根據台北市地政局統計,從2012年到2025年這13年間,台北市公寓房價幾乎原地踏步。2012年8月標準住宅平均單價為每坪42.68萬元,到了2025年6月僅微漲至48.50萬元,累計漲幅僅13.6%,甚至低於同期通膨率的15.6%。換言之,公寓在實質購買力上「不漲反跌」。 反觀大樓市場,同期標準住宅單價從48.95萬元一路上升至81.09萬元

台灣房地產投機時代宣告終結?專家胡偉良全方位評析「2026年房市3大走向」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遠見 先說結論,2026年台灣房市將進入一個「總量盤整、結構分化」的新階段。整體市場將在政策壓抑與經濟轉型的雙重影響下,呈現「量縮價微修、區域與產品表現極度分歧」的格局。投機時代宣告終結,市場將更真實地反映人口結構、產業分布與居住需求的根本變化。 一、央行政策(利率與選擇性信用管制) 1\. 方向:維持「穩利率+嚴管貸款結構」主軸不變。 2\. 具體作

擬訂臺北市士林區陽明段一小段55地號等34筆土地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案公聽會公告
擬訂臺北市士林區陽明段一小段55地號等34筆土地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案公聽會公告

房價要跌了?不是台北、新北!胡偉良:投資客退場,「這3縣市」跌最慘,恐大跌10%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風傳媒 一、央行政策:穩利率、嚴貸款、壓投機、保自住 2026年,中央銀行的政策主軸仍是「穩利率+嚴管貸款結構」。雖然全球降息趨勢漸起,但台灣考量通膨與金融穩定,降息空間有限。央行將持續限制多屋族與高價住宅貸款成數,首購族仍享部分支持政策。在此環境下,房市價格若出現修正,主要原因不在利率劇降,而是成交量疲弱、議價空間擴大。 二、房地產供給:交屋潮壓力續

【公告】中山八德都市更新案 自辦公聽會暨選配說明會公告
【公告】中山八德都市更新案 自辦公聽會暨選配說明會公告 為促進居民參與都市更新計畫,並提供更新單元內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了解權利內容與後續選配事宜,【中山八德都市更新案】預定舉辦自辦公聽會暨選配說明會,相關時間與地點公告如下: 📍 說明會時間: 民國114年11月7日(星期五)下午3時整 📍 說明會地點: 埤頭區民活動中心-A室活動教室(臺北市中山區市民大道三段209號1樓)舉

都更別只看好處,「4大隱形成本」曝光!胡偉良:資金超支恐讓地主血本無歸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風傳媒 近期行政院長公開宣示推動「自主都更」作為都市更新的新模式,強調此模式能降低住戶的行政費用、避免與建商分攤土地與容積,並以較低成本提升居住品質。這一政策方向呼應了當前台灣社會對都更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在老舊建築耐震能力不足、都市防災與居住安全隱憂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然而,自主都更是否真如政策宣傳般對地主全然有利?其推動過程中的挑戰與風險為何?本文將從政策

「自主都更」可行嗎?專家胡偉良4層面探討:理想很美好,風險卻很現實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遠見 近年來,隨著都市老屋比例不斷攀升、地震頻仍與居住安全問題加劇,「都市更新」已被視為改善台灣居住品質與城市安全的必經之路。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提出,政府正研議將「自主都更」作為新的推動模式,希望讓地主能「少花錢、不讓利、不必分容積」,自行整合、自主改建,改善居住環境。表面上看,這似乎是一個「地主最大化、建商最小化」的理想模式,但若深入檢視制度運作與市場現

台灣房市正面臨系統性崩壞危機!胡偉良分析6大關鍵原因,難怪多數人都買不起房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遠見 台灣房地產市場正面臨近20年來最嚴峻的考驗。從交易量暴跌、預售轉讓潮、建商讓利開賣,到民眾信心大幅下滑,房市「崩壞」的警訊已無可迴避。 這場結構性危機,不僅是景氣循環的自然修正,更深層反映出台灣長期政策錯置、資金扭曲與供需失衡的系統性問題。 一、政策滯後與治理迷思:「亡羊補牢」式調控的代價 台灣房市的政策失靈,根源在於政府一貫的「事後補救」思維。

台灣房市崩盤後還有出路嗎?專家胡偉良:從結構性失衡到改革契機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遠見 台灣房地產市場正面臨近20年來最嚴峻的考驗。從交易量暴跌、預售轉讓潮、建商讓利開賣,到民眾信心大幅下滑,房市「崩壞」的警訊已無可迴避。 這場結構性危機,不僅是景氣循環的自然修正,更深層反映出台灣長期政策錯置、資金扭曲與供需失衡的系統性問題。 一、政策滯後與治理迷思:「亡羊補牢」式調控的代價 台灣房市的政策失靈,根源在於政府一貫的「事後補救」思維。

台灣住宅核心困境不在「房屋數量」!胡偉良:在於「這2件事」嚴重失衡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遠見 台灣的住宅問題,常被簡化為「房價過高」與「供給不足」的二元對立。然而,若深入探究家戶結構、建築品質與居住機能,便會發現核心困境不在於房屋「數量」,而在於「品質」與「分配」的嚴重失衡。 台灣正面臨一個看似矛盾的局面:既有大量空閒住宅,卻也存在難以滿足的居住需求。 邁向真正的宜居,是一條需要從政策、市場與社會觀念共同轉型的漫長之路。 一、 數量與家

台灣房價長年高漲,何時才能恢復合理水準?胡偉良提4解方,否則無法實現居住正義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風傳媒 台灣高房價問題困擾世代,年輕人望屋興嘆已成社會常態。究竟台灣房價是否過高?何時才能回歸合理水平?這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攸關社會公平與世代正義的重大課題。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從營建成本、都市更新、所得比與社會住宅等多面向同時著手,是一條需要政府、業界與社會共同努力的漫長道路。 一、營建成本結構的革命:從轉嫁到創新的典範轉移 目前台灣建築開發商的經

「這數字」為何決定台灣民眾幸福感?胡偉良:經濟成長與民生嚴重脫鉤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遠見 中央銀行公布的2024年經濟數據,描繪了一幅清晰的台灣經濟圖像:成長動力高度集中在以台積電為首的科技製造業。其中,營建工程業對GDP成長的貢獻僅0.07個百分點,不動產業0.06個百分點,兩者合計僅占總成長率的0.13%,遠低於製造業的2.68%。這組冰冷的數字背後,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矛盾:一個對宏觀經濟成長「貢獻有限」的產業,為何卻與民眾的「生活幸福

政府猛暴打房,為何台灣房價仍高掛不下?胡偉良點4大關鍵條件,房價才能回到合理水準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風傳媒 近年來,台灣房價高企的現象成為全民矚目的焦點。從央行接連祭出限貸措施,到政府強力加稅、提高囤房稅、加強預售屋管制,所謂的「猛暴打房」政策幾乎一波接著一波。然而,房價卻仍然屹立不搖,甚至在某些區域仍呈現緩步上升的態勢,讓許多民眾感嘆:「為什麼打了這麼多年,房價還是降不下來?」這個矛盾現象,值得深入剖析。 一、為何「打房」未能壓低房價? 首先,必須

【公告】大同哈密街都市更新案 自辦公聽會暨選配說明會公告
【公告】大同哈密街都市更新案 自辦公聽會暨選配說明會公告 為促進居民參與都市更新計畫,並提供更新單元內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了解權利內容與後續選配事宜,【大同哈密街都市更新案】預定舉辦自辦公聽會暨選配說明會,相關時間與地點公告如下: 📍 說明會時間: 民國114年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2時半整 📍 說明會地點: 大龍國小-視聽教室5樓(臺北市大同區哈密街47號)舉行公聽會 📍 實

胡偉良/央行打房下台灣房地產 已成一場經濟數據與社會幸福的拉鋸戰?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富房網 近年來,台灣央行為抑制房價泡沫化,實施了一系列打房措施,包括限制貸款成數、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等。這些政策表面上看似改變了民眾的購屋觀念,從過去的「有土斯有財」轉向更理性的資產配置,但更深層的影響是將房地產從「神壇」上拉下,使其逐漸回歸基本面。 然而,這一過程也引發了對經濟穩定與社會幸福的雙重憂慮,尤其是當台灣的房地產與營建業合計占GDP近10%的

【公告】南港東新街都市更新案 自辦公聽會暨選配說明會公告
【公告】南港東新街都市更新案 自辦公聽會暨選配說明會公告 為促進居民參與都市更新計畫,並提供更新單元內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了解權利內容與後續選配事宜,【南港東新街都市更新案】預定舉辦自辦公聽會暨選配說明會,相關時間與地點公告如下: 📍 說明會時間: 民國114年10月15日(星期三)上午10時整 📍 說明會地點: 南方港會議中心(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65-1號)舉行公聽會 📍

政府都更改建是降低房價最務實的解決方案!胡偉良曝8大關鍵優勢:房價才會回歸合理範圍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風傳媒 近年來,台灣房市高漲不下,房價動輒數百萬元起跳,讓多數家庭感到沉重。政府長期以來傾向以「打房」政策回應,但結果卻是天怨人怒,既傷害了民眾購屋信心,也使得產業鏈陷入緊縮,對經濟發展並無助益。事實上,唯有藉由擴大內需、推動都市更新與危老改建,才能真正從供給面入手,平抑房價並改善居住品質。以下將從多個面向來說明,為何都更改建是降低房價最務實、最具前瞻性的

台灣房市因「打房」跌落神壇?胡偉良:房地產影響經濟遠超過GDP貢獻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遠見雜誌 近年來,台灣房地產市場在政府「打房」政策下,逐漸失去了過往的神壇地位。央行與行政機關強調房市投機過熱、資金過度集中於不動產,恐影響金融穩定與世代公平,因此一再祭出限貸、選擇性信用管制與集中度管制等措施。這些措施的確在表面上扭轉了民眾的購屋觀念,使得許多家庭從「買房必然致富」的心態,轉向更為保守,甚至選擇租屋。但問題在於,當政策過於嚴苛,對整體經濟

台灣房地產崩壞已難避免?胡偉良:5大因素看未來房市「唯一解方」
前瞻改革與供給政策是台灣房地產唯一出路。 品嘉建設集團創辦人 胡偉良|文章來源:遠見雜誌 近年來,台灣房地產市場走向日益嚴峻,許多人開始擔憂「房地產崩壞」是否會在未來幾年發生。所謂「崩壞」並非單純的價格下跌,而是指市場結構性的失衡導致交易量急凍、資金斷鏈、建商爆雷,以及整體經濟出現連鎖性衝擊。要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危機難以避免,必須回到政府政策的怠後、結構性的矛盾,以及外在經濟環境的多重夾擊。

看不見的「定時炸彈」?胡偉良解析:當金融控管遇上台灣老屋危機
政策目標與城市安全需求的對立,正在製造看不見的都市定時炸彈。 文/品嘉建設集團 創辦人:胡偉良 / 文章來源:遠見雜誌 胡偉良:金融穩定與居住安全本不該是對立命題。/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胡偉良:金融穩定與居住安全本不該是對立命題。/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人屋雙老」現象正成為台灣都市的集體困境:一邊是央行持續緊盯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強調37.1%「仍偏高」的風險;另一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