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8日
文/品嘉建設 創辦人 胡偉良
買房保值的關鍵:地段、土地持分、建築品質、社區管理、市場供需與未來潛力,缺一不可。/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在高房價時代,買房已不只是居住選擇,更是關乎資產配置與財富保值的重要決策。房地產不像股票般可即時買賣,因此「抗跌、穩定、長期升值」成為購屋人最在意的標準。然而,並非每一種房子都能保值,甚至不少人在選錯標的後,房價長年不漲、轉手困難。到底,怎樣的房子才最保值?以下6大因素可作為評估基準:
不論市場熱或冷,核心地段永遠是最抗跌的。鄰近市中心、捷運站、學區與商圈的物件,不僅自住方便,也容易吸引租客與未來接手者。
尤其是距捷運站走路5分鐘以內的物件,因生活便利性高,抗跌力最強。反之,偏遠地區或剛開發的新市鎮,雖總價低、環境新穎,但若生活機能尚未成熟,就算短期有話題,也難以長期支撐價格。
保值的關鍵在於「土地價值」,而非單純的建物。公設比愈高、建物愈高樓層,土地持分就愈低,轉手時價值受限。
反觀低樓層公寓,若基地大、持分高,隨著都市更新政策推進,未來重建的價值也愈高。許多市中心的老公寓價格不跌反漲,就是因土地持分高(住戶平均持分)、都更潛力強所致。
很多人認為「新房子比較保值」,但事實上,真正能長期保值的,是結構安全、管理良好、屋況維持穩定的物件。
有些20年以上的中古屋,因建材紮實、設計寬敞、社區維護得當,市場價格反而穩定甚至上升。反之,有些新成屋因施工品質不良、漏水或設計不良,反而跌價快速。
**一個社區是否保值,很大部分取決於住戶結構與管理品質。**管理嚴謹、住戶素質高、公共設施維護得宜的社區,往往有較佳的居住體驗與轉售價值。尤其是知名建商品牌的社區,具有口碑與市場認同度,在二手市場更具競爭力。
在供給受限、需求穩定的區域,例如台北市、大安、中山、信義等核心地段,或新北市的永和、中和、新店等成熟區域,因可開發土地稀少,人口穩定遞增,房價支撐力強。
反觀開發中新區,如重劃區,短期雖具話題與建設題材,但供給量大、競爭激烈,一旦市場反轉,最容易修正。
對許多長期投資者來說,擁有都更或危老改建潛力的物件,是保值甚至增值的關鍵。例如屋齡50年以上、位於都市計畫內的老公寓,只要住戶意願高,就有機會參與重建計畫,轉換為高價新成屋。不僅補足房屋安全缺口,也可提升整體價值。近年北市不少老公寓成交價持續攀高,正是反映這類預期心理。
品嘉建設胡偉良說,買房不是只看現在住得舒不舒服,更要評估5年、10年後是否還有價值,是否好轉手,是否具備未來升值條件。
地段、土地持分、建築品質、社區管理、市場供需與未來潛力,缺一不可。若這些條件兼具,再加上合理價格入手,基本上就能買到保值型好房。
©2022 Copyright 品嘉建設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