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

房價快撐不住了?2025房市大變盤 胡偉良告訴你真相

文/胡偉良
 

2025年第二季,房市進入罕見的「表面穩定、內部動盪」狀態。儘管房價在統計數據中仍維持高原震盪,但實價登錄的成交價、議價空間、轉售行情與市場氛圍早已透露出一個訊號:房價,正逐漸撐不住了。
 

表面上房市並未崩盤,然而成交量連續萎縮、預售轉讓潮增溫、資金信心疲弱,種種跡象指向一件事——台灣房市正進入「大變盤」階段。這不只是價格的變動,更是結構、信心與政策方向的全方位調整。
image
示意圖 ( 圖 / 資料圖取自freepik )
 

作為長期關注房市及建築業的實際經營者(品嘉建設董事長),我認為接下來這場變盤的三個核心因素與五個潛在劇本,是每一位準買方、屋主與投資人都應該了解的「真相」。
 

一、變盤的三大關鍵:升值、限貸與信心斷裂

首先,新台幣強升已經衝破31元門檻,在出口衰退的背景下並未帶來正向投資信心,反而導致資金觀望、實體經濟緊縮,民眾對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升高。升值成為「壓縮購屋力」的隱性風險來源。
 

其次,央行仍維持限貸政策,特別是第二戶以上貸款限制未鬆,加上新青安補貼效果鈍化,使得換屋族與首購族雙雙被卡在門外,市場的實質剛需被迫延後或轉向租屋。
 

最致命的,是信心的崩解。過去民眾對房市有「永遠向上」、「政策護盤」的預期,但當預售案開始出現讓利、法拍市場回溫、中古屋議價空間拉大,這種「總有冤大頭買單」的信仰正在鬆動。
 

二、房價撐不住的五大證據

預售轉讓潮:北台灣A7、新莊副都心、淡海等重劃區,預售屋轉讓讓價幅度高達8~15%,甚至開始出現二轉三轉現象,顯示買盤斷鏈。
 

成交量急凍:2025年第一季全台交易量年減超過32%,連中南部成屋市場也不再熱絡,市場由熱轉冷的速度超乎預期。
 

建商私下讓利但不降價:為保護帳面價格,許多建案以家電贈送、低自備、專案折扣等方式進行「實質降價不明降」操作,但仍無法有效刺激買氣。
 

實價揭露與市調價格落差擴大:許多案場開價與實際成交價差距已達12%以上,消費者對開價失去信任,轉向議價更積極。
 

法拍屋與都更整合卡關激增:現金流不足者開始處分資產,投資客也無心整合老屋,都更意願大減。
 

三、大變盤的五種可能劇本

軟著陸盤整期:房價微幅下修5~10%,成交量回穩,預計發生於政策適時鬆綁、就業穩定情況下。
 

區域性骨折盤:如林口、台中北屯、南科周邊重劃區,預售轉售壓力最大,可能跌幅達15~20%。
 

換屋潮延後盤:因限貸與稅負無法順利換屋者持續觀望,市場進一步冷卻,影響高總價物件。
 

官方救市盤:近期政府有可能開始釋出利多(諸如放寬貸款、提高容積、延長青安),市場信心短期回溫,走向「政策驅動型回升」。
 

失速盤:若外部變數惡化(例如台海局勢、全球景氣反轉),房市將面臨2020年代以來最劇烈修正,跌幅達20%以上。
 

目前市場正處於「盤整→骨折→信心轉折」的臨界點,政府與市場的下一步,將決定會走向哪一個版本。
 

四、政府該做什麼?政策若不變,市場會繼續滑落

品嘉建設胡偉良提醒,與其持續壓抑,不如釋放方向明確的修正力。建議政府:
 

針對首購與換屋族差別化鬆綁貸款成數與年限
加速推動危老都更與協議整合,釋出可負擔住宅供給
建立價格與交易資訊真實公開平台,避免價格虛高
將青年購屋補貼從利息補助轉為自備款補貼,提高實質效益

五、胡偉良觀點:房價變盤不可怕,信心流失才致命

2025年是房市再平衡的轉折點。房價若能適度修正,對市場來說未必是壞事,反而有助於回歸理性與基本面。真正危險的是政策不動、市場無感、信心流失。
 

變盤,不等於崩盤。它可能是長期健康的開始,也可能是錯失改革機會的結束。選擇權,掌握在政府與民意的手中。
 

 







原文網址: 房價快撐不住了?2025房市大變盤 胡偉良告訴你真相 | 好房網News
https://news.housefun.com.tw/williamhu/article/318200463006